1、教育的现状
(1)体制内教育
我们都知道,中国家庭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家长们省吃俭用,硬是苦着自己也不能苦着孩子的教育(这也是我小时候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教育是刚需,在未来也更是如此。
不过呢,中国教育仍然集中在应试教育上,而且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这会造成一个什么现象呢?那就是无论对大企业还是对创业者来说,机会都是有限的。
常见的形式有:教育辅助 —— 网校、家教和习题。然而这些对于改善中国传统教育的现状其实帮助不大,或者说这只是传统教育的一个延续。从这种角度来讲,传统教育想要彻底颠覆的话,是需要自身做出改革的。
那么对于企业方来讲,教育产品还有那些可做的呢?对体制内的教育互联网化来说,其一要做好体制内教学的辅助(从学校和老师的的角度出发,并且时刻考虑到政策的动向),其二就是要解决体制内教育的一些细节问题(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比如对于学习极差的同学、毕业即失业等情况提供如何的服务)。
(2)体制内外
对于体制内和体制外衔接的教育来讲,其中英语教育是很大的一块市场,尤其是“口语外教一对一”又是是很大的市场比重。但是“口语一对一”的增长空间不大,甚至有市场萎缩的趋势。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是从用户特征的角度来讲。
凡是能够用得起“口语一对一”服务的家庭都是条件不错的家庭,而在如今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下,这类家庭对于子女出国留学的费用支出都是不在话下的。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学生会有真实的口语实战环境,自然不会对“口语一对一”服务太过于感冒。
所以对于口语一对一来讲,要么是提升产品的功能和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产品上有着实战环境中都还不具备的高级体验(比如精确到某个领域的口语训练、口语水平报告测评等);要么是能够极大地降低课程的成本,使得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用得上这样的服务(这点需要技术的积累)。
(3)体制外
体制外的教育中通常来讲指的就是职业教育,是面向找工作的,所以这类教育更加偏向于技能的培训,比如:编程、设计、测试等IT类技能。
这类教育有着天然的巨大市场,不过就现在来看,这种技能培训的效果并不好。所以我们通常就看到的现象是,教育机构对于学员的承诺是非常好的,不过等到毕业之后还是学员自己去找工作,并且对于顶尖公司的工作机会相对来说也依然是难以获得的。
那么这类教育可以有怎么样的突破点呢?首先就是要打造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我们都知道不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模型是不同的,然而现在的教育机构所培养的都是IT通识教育,学员的学习没有针对性。所以教育机构如果能够和特定的企业对接,然后按照不同企业指定不同的培养模型,那么对就业来讲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其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来讲本身要有质的提升。毫无疑问的是,无论对哪个领域的教育来讲,兴趣始终都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若是选对了更合适他自己的领域,那么他能力的起点以及后续能力的天花板自然都会甚至是极大的提高。所以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之前也应该给予一些类似于职业测评的服务,并给予一些中肯的建议,让学员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对自身有个更清醒的认识。
2、未来教什么
教育一定是面向未来的,因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才有未来。那么未来需要什么呢?这需要从环境的角度来思考。
互联网在今天已经极大地普及,而未来的互联网也一定会进一步普及、覆盖面会更逛,影响也更深。同时,对社会必定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兴技术也会进一步走向成熟。这意味着未来的IT产业慢慢会成为基础设施,而有关IT方面的能力则一定会成为基础的能力。
所以未来的核心技能一定是IT化的,并且随着未来国际IT企业的不断入驻,国内外合作的不断加强,随之而来的基础要求就是个人的英语能力。
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未来的教育一定要在这两个地方提供好服务,并且要做出一些更有实质的成果。那么什么成果才更有实质上的意义呢?学的能会,学的有用。
无论IT教育还是英语教育,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实战,这样才能迅速提高学完有用的能力。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IT领域的领军企业需要坐下来研讨未来IT技能的核心是什么,然后改变我们的IT教育现状,使教育出来的人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除次之外,国际教育有个新趋势叫做STEA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
国际上认为,未来培养的孩子应该能够随时发现各种社会问题,并且不再全部依赖外部能力,而是自己就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未来的人才一定是具备多方面的系统能力的。就像如果想要写出像《三体》这样优秀的科幻又严谨、脑洞又大开的小说,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想象力,更需要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写作能力、天体天文学知识、物理化学知识、力士知识等等。那么可以预测的是,未来体制内的教育也一定会向着这个方向靠拢去培养人才,比如对创造力进行抹杀的教育一些模式(死记硬背题型、中心思想、空话套话等)是一定会得到改善的。那么我们教育企业是否也应该提前布局做好准备呢?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未来的教育企业要给孩子更多想象的空间,引领和激发孩子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单纯的给一个标准的参考答案。另外在注重技术培养的同时,也更应该注重艺术的培养,使孩子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有能力更好地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未来怎么教
(1)翻转课堂
什么是翻转课堂呢?我们都经历过的传统教育,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回家做作业。但是这种模式是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的,比如上课往往是老师全盘的灌输,缺少有效预习的结果就是造成听课效率的低下;另外下课做作业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单打独斗的作战方式,缺少交流和有效反馈。像我当初上小学的时候就是,遇到个数学题不会的时候只能是去问我家长,不过我家长给出的结果虽然是对的,但过程往往让我不服气,如果这个时候有老师在旁边按照书本上的讨论演示一遍,对我的帮助毫无疑问是巨大且印象深刻的。
值得庆幸的是,翻转课堂有望解决类似的这些问题。按照翻转课堂的理论,应该是下课回家看教材和教辅资料上课做作业,是否理解教材内容,在第二天的作业中就能显示出来,并且老师恰好可以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前一天的问题和作业中的困难。这样的转变咋听起来让人不太能接受,不过却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教育这个东西本就应该是自主的,学生对书本的喜欢、对未知的好奇,本就应该顺水推舟培养这种自我探索的天性,更应该放到课下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有的放矢。而且学生的天生资历不同,有的对理工科觉悟更高,有的对历史更感兴趣,对某科从学习到掌握的时间根本不可能人人都一样,也就更不应该一锅炖,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大锅饭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极大浪费(当初我就特别喜欢物理,用了一个暑假把刚开课的一本厚物理书读完并消化大半,这背后的强大推动力就是兴趣)。并且还有一点更为严重,那就是这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人觉得教育是个反人性的东西且不自知,而实际上自我教育永远是人的刚性需求之一,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是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之一。被动教育才是反人性的东西,大锅饭基本上不会培养出科学家艺术家。
其次,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更有效,那么更为深远的影响是:非常有利于系统性人才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系统性人才是不存在偏科这一说的,而偏科这种情况又是确实存在的,其原因是什么呢?绝大多是情况是因为某个知识点卡住又没能及时解决,然而传统教育是不等人的,每个学期的教学大纲都有条不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会把这种问题逐渐放大。新的知识往往依赖于原有知识的掌握,原有的知识点出现了漏洞,然后导致新的知识点又出现更大的漏洞,久而久之,知识体系就出现了千疮百孔。通常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补课!然而实际上补课只是下下策。传统教育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补课也只是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又加了一层灌输机制,结果往往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通常更愿意在“擅长”的学科上找存在感。于是偏科就成了定局,学的好的越来越好,学不好的越来越差。
而翻转课堂模式相比之下就更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通常来讲在课下主动学习并暴露问题,这个时候要么是自己解决(锻炼了独立思考力),要么是和同学们讨论解决(锻炼了协作能力),要么是提前请求网络资源、教师资源的帮助(锻炼了整合资源的能力),实在不行,最后返回学校由授课老师放出大招把问题祭天。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也会发现很多新问题,这其实就和实战很像了,或者说这基本上就是实战,这就又锻炼了学以致用的能力(实战有更严格的资源限制,并且通常没有最后这个大招的协助)。所以一旦通过这种方式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逐渐培养出来之后,系统性人才的培养就更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理想很美好,那么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又会有怎样的问题,实际的模式落地还有多远呢?也许很远、也许很近,期待星星之火燎大原的那一天!
(2)双师教育
上面提到的是模式,着重于解决某一领域的单点问题。那么对于中国师资失衡的这种格局问题怎么解决呢?双师教育是个不错的选择。
双师教育的核心是把最好老师的视频课程作为学生的第一老师,而学校里的老师则是以助教的身份出现。具体的模式可以到《在线教育常见的商业模式》中了解一下。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这对于农村和城市边缘的学校十分必要。因为名师大都集中在一二线称重中心聚集,边缘地区和小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水平明显上不去,而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做到进一步缓解与均衡。
然而双师教育没办法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这种录播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缺少互动,单方面的输出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可以怎样去解决呢?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在录播课本身中加入互动机制。比如开发出问题弹幕这种形式,学生可以发送问题到屏幕上,也可以点击屏幕的问题进行回答,其中加入一些筛选和奖励措施让气氛活跃并保证问题质量。
其次,也可以采用机器人辅助的模式。比如课程中讲到某一点时会有机器人从视频中冒出来敲黑板,提醒该知识点的重要级别,和前后哪些知识点有关联,提个小问题等。
最后,就是建立社区化教育机制,并提供的相互激励和适当的攀比,这些对教育来说是非常正向的。我们常说教育的核心是内容,但是内容本身不是教育,否则的话每个学期给大家人手一本书就行了嘛。而真正的教育一定是发生在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这些关系当中,所以社交化的教育社区是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
另外,不同的学科也有着天然的不同属性,不可能只一种模式吃遍天。比如:理化生更偏向于动手,而语数外则更向内而行。那么理化生可以找人录制实验的视频,按课程的进度来录制;语文可以找人朗诵诗歌、解读文言文、散文等;数学找人做方程的动画,让枯燥的逻辑图形化;英语则可以辅助一些和课程相关度大的美文等;而在非标准化教育上,比如美术、手工艺等,也许打造师徒制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这些更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灵性共鸣。试想一下,如果能培养出一位科学家或者数学家,那将是多么的荣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