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是给我做沙盘的梅华老师起的,用来形容我昨天被她疗愈后的心情真的是太贴切了。
前天下午本来心情不错,正准备带儿子去上海1922民俗风情街逛逛,就在这时收到了同事发来的期末考试成绩。看还是不看,纠结了一下 ,还是打开看了。唰,我就感觉晴天霹雳!跟上学期期末检测的结果如出一辙,简直就是上次考试情况的复制。怎么会这样?太受打击了,我真的很难接受这个结果。那一刻的复杂心情也许也只有自己能体会。
我还是强做调整,带着儿子出行。在车上,我已无心去想一会儿我将看到什么景色,而是细数着从上次考试失利后自己做了哪些调整,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感觉这学期进行的调整都比较有效,孩子们的成绩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什么还是出现了跟上次一样的结果?我百思不得其解,两次结果出奇的相似,就像是被施了魔咒一般。而我的心情沉重到极点,我不断地催眠自己,不要去想,好好带儿子去玩。
晚上回到酒店已经挺晚了,听着儿子均匀的呼吸声,我辗转反侧,想睡却又睡不着,看了好几次时间天还没亮,觉得时间过得好慢。怎么办?我突然想到明天一早找奕淳老师,让他帮我分析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
天亮了,叫醒儿子去吃早餐,给儿子点了他想吃的,而我却一点胃口都没有,但是转念一想,不吃饭也不行,就买了杯豆浆喝了一点。来到课室外面看到奕淳老师,跟他简单说了一下,他建议我做个沙盘看看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然后帮我约了梅华老师。
我坐下来把自己的问题跟梅华老师道来,没多会儿,她就告诉我,她能明显的感觉到我那一刻的气场不足。我告诉她我感到很无助,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太大了。她说感到痛是好事,如果痛都不能唤醒你,那你还要去承受更大的痛。知道痛就去找办法,办法总比问题多。谈到这里,我就感觉心情没有那么沉重了。是呀,这句话我以前也会说,但当我陷在自己的情绪里出不来的时候,我想不到办法,现在终于我明白了那句话:要解决问题,得先解决情绪问题。然后,她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剖析我的问题。虽然我没有在孩子们面前直接表达我的担心和期望,但当我站在教室里的时候,我内在的担心和恐惧会传递给孩子们,孩子们会感受到我的那种情绪,会让她们感到不舒服。而且,他们在家里肯定还承受了来自家长的各种的念叨。所以双重压力下,孩子们的情绪已经被压的很低了,根本没有心情去好好答卷。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那个想去做自己,又放不下世俗眼光的自己。我陷在自己固有认知里,认为以前我是怎么做的,现在也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在拿着一张过去的船票去坐现在的船吗?肯定不合适。我想做自己,却又不那么坚定,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老师告诉我,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如果我在考前跟孩子们轻松的聊一聊昨晚睡得好吗,我们来放松放松……再给孩子们一些鼓励,会调动孩子们的情绪,让他们更好地去发挥。透过老师的讲解,我还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结构的重要性。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都没有勇气做更好地自己,怎么要求学生去做更好地自己。压在心里的那个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我突然感觉到如释重负,身心放松。
老师问我现在感觉怎样,我说好多了。那我们接下来做沙盘。老师让我去选沙具,再选一个代表我当下心情的沙具。站在一堆沙具面前,当我看到那个张着嘴笑的小哆啦,特别喜欢,感觉它就是现在的那个我,还有旁边那个胳膊向上举的小孩,让我觉得特别有力量,我就选择了这两个。老师问我每一个沙具代表的含义,并让我起一个名字,我想了想说“阳光灿烂”。老师说,你看,剥开云雾见晴天是不是很符合你当下的心情。对呀,一开始的心情是乌云密布,现在是阳光灿烂,可不是剥开云雾见晴日嘛。
几年前我重新出发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要去做有温度的教育,可是直到昨天我才发现,我并没有完全做到,因为我的担心和恐惧,让我没有完全抛开世俗的东西。既然痛过了就要让痛有价值。我用这两次考试作为代价,看到了我是时候要下定决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随波逐流。在这之前,我觉得我都觉得不想再回去上班,不知道怎么回去,可现在,我觉得我会抬头挺胸的走进去。耶!
感谢梅华老师帮我梳理了自己的情绪,让我可以卸下包袱,有力量去做自己。 今年我流年走7,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最大的贵人就是我的学生,是她们让我走进数字心理学的课室,是他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看到了我必须要做出改变,感恩我的学生,感恩梅华老师,感恩奕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