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研看到了许多教师平时的备课方式,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首先,我看到了一些共同点,平时我们科学老师一般会教一整个年级,一课内容可能会上几次,一般第一次我们都会参考教参,结合学情讲课,但总会有做出调整的地方。这时候就体现在了我们的备课本上,一次次的课后反思,教学调整,虽然让我们的备课本越来越乱,但却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清晰、细节。
其中兴盛小学的教案对我的帮助和影响最大,二年级的《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我认为这一课的难点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涉及到不同时间太阳自身的位置变化和根据此时刻的太阳位置来辨别方位。首先需要学生记住太阳的东升西落和中午在南边,这部分知识点学生已经有点前概念,再加以讲解,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后面分别利用不同时间的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还是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带学生到操场去观察时经常遇到下午两三点,学生就会比较懵,有时候运气不好连太阳也没有。看了这份教案后,我深刻意识到了科学记录不是一两次就达成了的,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可能需要有意识的随时记录观察,月相那一课我是会拍下来有机会分享给学生,可这一课我完全没想到,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