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浚曦是个与众不同的同学,之所以与众不同,请各位看官耐心听我分解。
孩子们的性格各异。但他,很快就让老师印象深刻了!孩子们上课都会拿出书本很认真地在听课,而他,俨然一副社会人的坐姿!双手插着口袋,老师带读的时候他嘴巴都不动一下。眼神直盯着他来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躲闪了一下眼神,动了一下手脚,接着还是原来的坐姿!无奈,走到他的位置上去提醒他:“请你把书本拿出来,我们一起学习第二页好吗?”对方依然一动不动,毫无反应!想着担心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没有当众批评他,况且有投影,也可以跟着来学习。
下课后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上课不拿书本出来?他站着一动不动,面不改色,要换成其他孩子,早就泪眼婆娑了。再问了同样的问题,还是没有回应。换个问法:“你是不是不喜欢上语文呢?还是你不喜欢钟老师?”还是没有反应。即使换成严厉的语气,依旧没有回应,只是脸上多了两行泪水。心里可纳闷了,这孩子怎么这样的?难道不会说话的?还是听不懂普通话?那我点名的时候有听到他喊“到”啊!看来先了解情况再决定对策!
没过一会,数学老师来跟我说:“你班那个丁浚曦怎么上课来书本都不拿出来的?叫他还一动不动的!更没听见似的!”音乐老师同样也说:“我把全班分成小组一起合唱,你班就一个学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叫也不应,气死我了!”说完把视频发给我看。看来这不是我课堂的问题,是他自身问题,但还需多了解他的情况。
第二个星期,被一个食堂阿姨神神秘秘地拉到一旁问我:“你是102班班主任是吗?你班是不是有个叫丁浚曦的同学?”我点头肯定。阿姨接着说:“你班那个丁浚曦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他这几天每天都是十一点左右就拿着饭盒来说要吃早餐,都一个星期了,应该知道早餐时间的了,怎么这个时候跑来吃早餐。我看他很饿的样子,看不下去,就把我自己的午餐分了他一点,吃完他说还要,一连吃了一大盒饭,看着都挺可怜的。”我连忙跟阿姨解释,“他脑子没有问题,可能是太饿了,就跑来了,我回去了解一下情况。”自己班上的孩子,被别人质疑脑子有问题,即使平时被他气得心肌梗塞,也不能让孩子被异样眼光看待。只是,免不了在教师会议上被批评,“102班有一位孩子在课间跑去吃早餐,不按学校作息时间是相当危险的!”
跟他家长反映沟通了情况,他的家长过来陪他吃了几天早餐,之后便没有这种情况了。只是他的在校表现,还得与家长面谈。家长表示在家挺正常的,叫他干什么都会听,也会跟他讲道理,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他也会答应好的。我也不明白他怎么会这样的,打也打了,但还是这样!从家长口中得知的信息分析,在家能聊,但在学校就很特立独行,很少跟别人说话,说明他在新环境下,是有一定的社交障碍。结合他的情况与他的单独谈话,但问十句也就只有一句回答,且只有一个“哦”字,不管老师怎么软硬兼施,他都是自我封锁,照样不买你的账!看来得要慢慢引导,并非一两次的谈话能成!
平时上课,与他们接触的时间里,我总会有意无意地去关注他的行为。发现他总能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其他孩子听到笑话就哈哈大笑,他却是一脸严肃表情。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写字,偶尔却能发现他抿嘴一笑!在课间活动期间,他自己拿着绳子跳得可欢脱,开心得像捡了宝似的!在观察中逐渐发现他的可爱之处,也不光只是批评他,每天都观察了解他,并且与他沟通、信任他,让他享受着其他孩子没有的“待遇”,比如让他带午读,到办公室拿一下东西,检查一下卫生……
渐渐地,跟他说话不再是石沉大海式的对话。偶尔看到他上课不拿书包,只有给他个眼神示意一下,他便会从书包里掏书出来。后期的课堂中,也总能发现他积极地举手,响亮地回答。通过日积月累地培养,这孩子跟开学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到第一学期结束,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绩。
只是仍有缺点要不断改进,比如经常不午休,有时候仍会我行我素地在别人都不敢逾越我的规定下,他倒是大摇大摆地照样跑去玩不误,回来说他两下就开始眼泪汪汪,一副知错能改要悔过的样子,只是没过几天,就会重蹈覆辙,有一次还把他留在办公室罚他抄写,结果写了半天,只写了几个字,无奈只好让他回家接着写!
丁浚曦其实挺聪明的,其他孩子回答不了的问题,他有时能快狠准一针见血地回答到位。有时候对他又真的很无奈,同样的问题三番四次地讲还照样犯错,并且一副事不关己的面无表情。经过多次用心地跟他沟通,各种方式兼施,稍见成效。当听到其他孩子及老师反馈“他只会听钟老师说的”,这简单一句,又是对我极大的肯定及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