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打算把《自我发展心理学》再学一遍,第一次学这门课可的时候,当时还不知道阿德勒心理学具体是啥,只是单纯觉这门课,有很大冲击力,很开脑洞,当时还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我要把这门课全背下来。
虽说刻意看了好多遍,不过,最后还是没能记住多少,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反而发现,记起来变得容易了。
既然是重新学,那就从“选择”开始吧,这也是课程的第一节章。
一、任何时候都有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意,我现在很痛苦,我也渴望改变,但是,我没有选择。或者是,我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工作,但是为了吃饭,我没有选择。还有就是在婚姻中,已经没有感情了,但是为了孩子,我没有选择,只能勉强呆在一起……
我们真的没有选择吗?
从表面上看,我们能感受到,说自己没有选择,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出在哪了呢?
如果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解释的话,答案就会变得非常清晰。不是因为没有选择,才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是,为了达到自己不敢冒险,不敢承担失败的责任,最终才选择了这个稳定工作;不是因为孩子,你们才不离婚。而是因为你不敢离婚,不敢承担离婚的后果,所以找了孩子这个借口,进而选择不离婚。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不是自己没有选择,而是处心积虑的找了很多借口,才最终做了这个选择。
现在我们清晰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任何时候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并且,是主动做出的选择。既然自己可以主动作出选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而选择逃避责任呢?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二、改变需要勇气和反思
1.勇气
关于勇气,简单来说,就是承担自己对改变的责任。也可以说是,在生活中始终坚持“课题分离”的原则。
单纯的说责任或者课题分离,我们还感受不到勇气的力量。但是有两句话,可以充分的表达鼓起勇气到底有多难:永远不要讨好任何人;永远不要抱怨,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忍受。
2.反思
关于找对象,李笑来曾说过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其它都不重要。就是“对方是否是一个讲道理的人?”。如果男人严格按这个标准去找女朋友,估计是很难找到符合标准的对象,因为现实中,女生都是不讲道理嘛。
到现在我才真正的明白,他说的这个“道理”和我们所说的“道理”不一样,他说的“道理”指的是反思能力。举个例子,比如两个人吵架了,当时可能不讲道理,什么都听不进去。但是第2天,一方能主动过来说“经过一夜的反思,我觉得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这才是真正的讲道理,只有有这个东西存在的情况下,改变才可能发生。
在《都挺好》里,苏明玉和她妈就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明玉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反思能力的人。不管是埋汰苏大强,还是虐待苏明玉,亦或是溺爱苏明成等,她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做的有问题。并且,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还采取了一个极端的做法:谁敢说我,我跟谁急。
在看苏明玉,她恨他的妈妈,逼着苏明成读忏悔书,把苏大强骂进医院,亦或是和她的厨师男友吵架等等行为,之所后来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来自于她事后的反思能力。
苏明玉用实际行动,把她妈妈的行为重演一遍。然而,同样的经历,一个走向了深渊,一个赢得了解放。
回过头来看,改变,这不就是勇气和反思的结合吗?
总结一下
1.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那所谓的没有选择,只是为了不改变,而处心积虑想出来的借口,而这些借口,就支撑我们做了当下的选择。
2.改变之所以难,来自于两点:它需要勇气和反思
3.在阿德勒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选择。每当有来访者,向他咨询问题的时候,他也都会给出这三个选择,并且是单选题,来访者选哪一个,就聊哪一个。
第一,可恶的他人(抱怨环境、抱怨他人、抱怨过去)
第二,可怜的自己(指责自己)
第三,以后怎么做?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