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宸:“新留守儿童” 现象 家长们的失职与孩子的迷茫

新留守儿童现象

当下存在着一种家庭现象,就是一个缺位的爸爸,一个焦虑的妈妈,背后就有一个失控的孩子。我把这叫新留守儿童现象。

爸爸忙着赚钱养家,加班加点、生意应酬、异地工作,工作的繁忙、职场的竞争、创业的艰辛,让爸爸这个身份变得模糊,没有时间陪伴,没有精力辅导,没有机会交流。

一个孩子说:“我就好像没有爸爸。他天天深夜才回家,我都已经睡着了,早上就见几分钟,他还吼我,我不想见他。” 当孩子这样说时,能感受到孩子的内心有多么的失落和渴望。

一个缺位的爸爸背后通常有一个情绪失控的妈妈。

无论何种原因,只要丈夫缺位,妻子便会能量不足。留下妈妈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还要辅导孩子的学习,很多妈妈还要正常的工作,精力、体力都是巨大的消耗。心力疲惫之下,情绪不能自已,压力和焦虑是很多妈妈的常态。

低能量的妈妈会把心中的不满、委屈、愤怒和压力投射给孩子,说教、唠叨、批评、甚至羞辱都会指向孩子,最终遭殃的是孩子。

所以,只要爸爸缺位,即使妈妈陪伴孩子,也并不能给孩子增加能量。造成亲子关系疏离,孩子缺乏爱的链接,能量不足,也缺乏学习动力。

还有一种现象,叫成功的家长,失败的家教。 

他们或创业致富,或名校出身,或身居高位,就是这种成功的光环,让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无限的期待。自己很优秀,更不允许孩子平庸,一方面没有时间陪伴,一方面又严苛要求,让孩子无法承载。一个奶奶哭着给我诉说,儿子儿媳都是北清毕业,一个外企高管,一个优秀公务员。龙生龙,凤生凤,他们给孩子报了九个兴趣班,京剧、二胡、围棋、奥数....., 而且要求孩子样样拿奖,九岁的孩子常常哭着练功。

夫妻俩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争吵,而孩子满脸的忧郁消沉,身心疲惫的状态。我不由的想问,如此优越的家庭,孩子幸福吗?快乐吗?

还有一种家长有时间陪伴孩子,却没有陪出好习惯、好成绩、好性格。

他们一边要对孩子负责任,一边失控地发脾气、批评、否定,甚至吼骂。这种陪伴破坏孩子的情绪、打击孩子的信心、伤害孩子的自尊,也灭掉了孩子的学习动力。有个孩子给我讲:“我就不学习,我就让我爸失望.....”。

亲爱的家长,当你看到那些不求上进、厌学、沉迷手机、甚至躺平的孩子们,你是恨铁不成钢,还是心疼他们?

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家长跟我说:“郭老师,你给我儿子做个咨询吧,孩子太叛逆了,贪玩,只要能让他好好学习,多少钱都行?” 

我说:“我一定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只要你愿意留出时间陪孩子”。对方哈哈地笑着开玩笑就没有下文了。口口声声为孩子,却不愿意留出时间,改善亲子关系,也只能一声叹息。

“新留守儿童” 现象背后,是家长的缺位,亲子关系的疏离。那么,孩子就会缺乏能量和动力。

积极学习力系统全国实践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