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10.10,晚上11.18,记录今天部分
今日机器人
今天的机器人课,改掉了前一课中,边编程边学习部件操作,而是先做小组活动,用一台小车,在桌子上试,如何转动。
所以上课流程改为:
1.先引入电机
2.学习小车的前后左右
3.观看小车一个轮子运动视频,引出顺时针逆时针
4.小组活动的任务布置,小组通过小车、网页来搜索并讨论,小车运动时,轮子怎么走。
5.全班讨论并确定这种运转
6.开动编程,介绍新的模块
7.讨论两个概念,并修改速度进行测试,确定motor1和2分别对应左右哪一个
8.开始正式编程,能让小车往前走,往后走
9.能让小车往前走一段后停下
10.区分电机速度为0和停止程序的区别
11.让小车往前有一段后停下,再往后走回到原地。
12.让小车在桌子上测试,重新组装桌子适合的场地。
整合流程目前这样比较流畅,下周到第二个班级试
今日阅读
3.帮助学生向他人学习
* 这项原则根植于“社会构建主义”,“合作性学习”,“学习共同体”。
* 实用主义教育学四个维度:鼓励倾听、设计讨论、突出文化规范和使用多元社会结构
* 互惠教学:强调学习者共同体要观察榜样,并从榜样身上学习。
* 设计阶段:一定要进行讨论,并在设计讨论中,有时间“进行反思,整合他人的观点,认真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形成拙劣的辩论。”
* 讨论要建立科学的文化规范
* 要涵盖所有的观点,包括那些最后被摈弃的观点,有关观点、设计或摒弃的理由,以及来自专家的证据方面的支持。
* 建立科学解释的标准,评估自己的进步,分析他人的进步,描述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观点之间的联系,评判他人提出的联系。
* 创造学生之间的社交互动并规范协助这些过程的开展,让学生能以同伴、专家和多元文化小组成员的语言来聆听这些观点。
4.促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 原则根植于元认知和探究
* 四个实用主义教育学原则:鼓励监控、提供复杂项目、回顾并概括探究过程、为评判搭建脚手架。
* “最高质量的教学与反馈相平衡,让学生有机会来评价自己的观点。”
* 复杂的项目特别适合复杂的学习,通常用于探究过程。这些过程让学生有能力设计个人的目标,从他人那里寻找反馈、解释评语、增加新证据、在新背景下回顾某些现象。
* 当学生在探究中设计新的解释和辩论时,我们鼓励教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以方便学生设计出恰当的方法。
5.总结学习和设计原则的基础
* 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概念和信念,让学生把这一切都带入学习环境。
* 思维变得可见且成型:给学生机会,通过反馈、复习、自我反思、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反思,从而让学生揭示自己的思维。
* 元认知:意识到而且反思自己的思维,这是一种技能。它允许人们区分两种情况,那就是他们已经理解的内容和还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理解的内容。
* 教学中,利用视觉要素并倡导学生建构视觉元素,促进让思维具有可视性。
* 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学生设置个人目标,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解释评语,并据此调整行为以及评估自己的观点。
1010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讨论能够出现在课堂,在《亮灯机器人》课中,用到了小组做小报的方式做了一个小组活动,但实际上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分类和具体的内容,这我是不得而知的,在《巡航机器人》课中,尝试了一次小组讨论探究,但是我没有说怎么小组讨论,而是直接布置了这个任务,让小组完成,但是如果从目的上看,结果有了,但是似乎还没达到小组讨论。
“一定要进行讨论,并在设计讨论中,有时间进行反思,整合他人的观点,认真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形成拙劣的辩论”
书中这段内容,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地方,不仅要有讨论,而且要有思考,对每个人的讨论内容有所记录,并且有理有据地进行剔除,最终达成一起的结果,而不是把一个人的结果或小部分人的结果记录下来。这部分,真的感觉很难,有效率的课堂讨论,既要做到讨论有效,每人发言记录,而且还要满足有成果出来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