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
和一切寒带高纬度地区的人们近似,芬兰人的饮食结构也以蕴涵丰富的脂肪,淀粉的高热量食物为主。
所以各种”肉类,马铃薯”是他们的最爱。他们就用这些极为平常的原材料,烹制出极具北国风情的特色佳肴。
一直以来,芬兰美食代代相传,保留了古老的烹制工艺,并未盲目跟随时代的演进而与自然风味相离弃。
所以,自然特色,原始风味永远是芬兰食品最为标榜的优势所在。
论工艺的精细,芬兰饮食或许远不如法式大餐,论种类的多样,也远不及华夏美食菜系流派纷繁林立。
其食品的材料多取自山林田野,大海河溪,一如这里粗粝的民风,不是那么精雕细琢,但绝对地道,够味儿。
由于鱼产丰富,芬兰人普遍喜食鱼类,平时大多数家庭爱腌—“鲜毛哈鱼”,因为这是他们过圣诞节必备的佳肴之一。
他们还很喜欢吃野味及山货,尤其对”鹿肉”最为独情,”烤鹿肉”是他们的上等佳肴。
他们还喜欢喝浓稠汤,一般乐于在汤中加些蔬菜,水鲜,山货,牛奶或黄油,他们也喜欢喝酒。在宴会中乐于向客人频繁敬酒。
芬兰人一般一日三餐,”早,午餐”要求比较简单,对晚餐则相对较为重视,一般要有炒菜有汤。
平日里,他们习惯吃欧式西餐,对中餐也非常感兴趣。
芬兰人通常讲究菜肴的”香和脆”,注重菜肴量少质精。
口味一般不喜太闲,爱甜和微辣味。
主食以面包为主,爱吃中国的烧卖,锅贴,炒面和米饭。也乐于品尝各种点心和面包。
副食方面:爱吃”牛肉,羊肉,猪肉,鹿肉,鸡鸭鱼虾,海参,蛋类,野味品等。
蔬菜方面:喜欢葱头,黄瓜,青菜,西红柿,柿子椒,酸菜等。
调料:爱用茴香,奶油,果酱,番茄酱,盐等。
在制法方面对”炸,煎,焖,烤,烹,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还喜爱中国的”苏菜,京菜。
在芬兰,请客吃饭是有较为严格规矩的,为此,芬兰政府还颁布了法规,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招待标准。
上自总统出行,下至百姓出差,需要主方接待,每顿饭一律为”一菜一汤一饭。
除此以外,如需加菜或酒烟,其费用都要通过电脑网络接受主管部门和媒体的核查和监督。
芬兰的四季美食:
1月:是品尝鳕鱼子的季节,鱼子里要加些奶油或洋葱丝,并且要和薄饼一起吃。用冬季捕捞的鳕鱼做成的鱼汤格外鲜美。而且,芬兰人做鱼汤时常常要加入牛奶或奶油。
在寒冷的2月:人们喜欢吃烧烤和炖煮的热食,比如热乎乎的炖肉和香喷喷的烤鱼。外加卷心菜,香肠或豌豆汤。同时,2月份的每个星期四是全国性的“豌豆汤日”,这一天在家庭,军营和饭店里都喝”豌豆汤”。
4月:复活节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典型的复活节食品是用裸麦和麦芽制作的点心,名为”Mammi”,是用一种烤炉烤制的散发着麦芽香味的甜点心。人们在复活节还习惯吃鸡和羊肉做的各种菜肴,孩子们则渴望吃到复活蛋—真的鸡蛋壳里塞满巧克力。
4–5月:是鱼类产子的季节,大批鱼群回游到近海产卵。这是垂钓和捕鱼的大好时光,也是人们吃新鲜”鲈鱼,鳊鱼和狗鱼”的时候。
6月:明媚的夏季即将到来,人们纷纷离开城市,跑到乡村的湖边别墅度假或度周末。在草地上烧烤食物,到湖边洗”萨乌那”,洗过”萨乌那”之后,最好的食物是烤香肠和冰镇啤酒。
这种大红烤香肠特别能代表芬兰人的生活方式,而用高质量大麦和清纯的水酿出的芬兰传统啤酒则清爽可口。
6月末,人们可以吃饭刚上市的新鲜草莓和土豆,最上等的土豆只有拇指尖那么大,价格极为昂贵,每公斤100多马克,比吃肉要贵的多。
7月:集市上开始大量供应新鲜豌豆,草莓,黄莓和野浆果,以及经过长时间日照生长成熟的,当地最好的黄瓜和番茄。
每年7月便到了小龙虾收获的季节。7月21日起人们开始举行”小龙虾聚会”,小龙虾加盐和香料煮熟就是上等的佳肴。
8月:是森林里的收获季节,人们挎着小篮子走入森林采摘蘑菇和浆果。芬兰法律规定,不论森林归谁所有,人人都有权利到森林中采蘑菇。最有特色的是奶油蘑菇汤。
秋天也是狩猎的季节,拿到狩猎许可证的猎人可以打野鸭和麋鹿,此时,在饭店里可以品尝到烤制的麋鹿肉,偶尔也能吃到熊肉。
10月:沿海城市举办的每年一度的”青鱼市场”使码头集市活跃起来。渔民们开船从各地赶来,出售腌制的青鱼和传统的“海岛面包”。
这时,白鱼和青鱼的鱼子成了美食家的佳肴,芬兰出产的一种—“红鱼子酱”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1月:由于昼短夜长由无大雪,被人称作”黑暗的季节”家家户户都盼望着圣诞节的到来。
12月:圣诞节的气氛便逐渐浓厚起来,饭店专门供应的节日食品有:”青鱼,马哈鱼,火腿,香肠,馅饼和圣诞糖果。并在举行各种聚会中少不了要品尝家庭自制的—“传统圣诞甜酒”,这种甜酒用红酒加糖,桂皮,丁香,葡萄干,杏仁混合而成,饮用时一般需加热。
典型的家庭圣诞餐桌上有:”火腿或火鸡,腌青鱼,马哈鱼,鳕鱼和各种根茎蔬菜制作的菜泥:”土豆泥,胡萝卜泥,苤蓝泥。最后还有一道加奶的米粥,女主人通常会在米粥锅里放一颗杏仁,谁能吃到杏仁就是最幸运的人。
食不可无鱼的芬兰饮食:
就像俄国人不能没有伏特加,匈牙利人不能没有辣椒一样,对于芬兰人来说”则食不可无鱼”。
芬兰有着蜿蜒逶迤但却漫长的海岸线,又有着大大小小数千个湖泊,水产资源得天独厚。
因此:”三文鱼(即马哈鱼),波罗的海青鱼,鲑鱼,淡水鳕鱼各具风味,炮制方法也五花八门,有烟熏,明火烧,蒸,焗等等,数不胜数。
夏季是品尝三文鱼,白鱼,波罗的海鲱鱼”的最好季节,宴会上首选的是烟熏马哈鱼,做法是用特殊的纸将鱼包起来烤,或直接放在炭火旁熏烤。白鱼,鲷鱼,波罗的海青鱼也可以被熏制或烧烤,用桦木夹板把一排青鱼码整齐地夹住,放在炭火中烧烤。
7月—9月是品尝一种名叫”蜊蛄的小龙虾的旺季,还要举行”小龙虾聚会”,据说比因“麻辣小龙虾”而名噪京城的簋街夜市还要热闹几分。
而冬季最馋人的莫过于刚刚从冰窟窿里打捞出来的”江鳕,白鱼,和其他鳟,鲑类鱼。
此时,这些鱼类的肉质变得异常纯嫩鲜美,最合适生吃和盐渍,或者制成鱼肉洞。
鱼子同样为芬兰人所喜爱,尤其是冬季的鳕鱼子,他们将其与酸乳和切碎的洋葱末儿混合搅拌在一起,最好搭配着薄饼以及加了奶油的鳕鱼汤,吃起来即有鱼子的鲜香,又有奶香的醇厚,还夹杂着洋葱的辛辣,真是妙不可言。
古时候,芬兰水手出海后最喜欢吃这种食品,材料易得,做法简易,却能产生极高的热量,足以在刺骨的海风中抵御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