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记硬背的产物是书呆子气,这样的青少年他们把教科书里的教材一块一块地背诵下来,为的是以后又把自己的知识一块一块地“倒出来”给教师看,得到一个分数。这种随意识记的“肥大症”,简直是要把人变成傻瓜。
改变这种情况的唯一途径是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例如,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中学习人的神经系统。这一部分里有许多全新的东西,几乎全部都是应当记住的。为了不致把学习变成死记硬背,请你推荐学生阅读一本关于人的(各系统、神经系统、关于著名学者的研究的)有趣的书籍。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时并没有抱定要识记的目的,但是其中有许多东西会被记住,这完全是另一种识记——不随意识记,它在本质上区别于对教科书的有意识记和背诵。这种识记建立在浓厚的兴趣、思考和读得入迷的基础上——在这里,认识的情绪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不随意识记(阅读有趣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识记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里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就不会是死记硬背了。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过程。
作为科学基础学科的教师,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还应当是青少年的思想的主宰者。通过你的讲述和对新教材的说明,能够用火花去点燃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识的火药。他们听完你的讲课时,应当怀着强烈的愿望,想去读一读你顺便提到的某一本书。他应当念念不忘这本书,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