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留个痕迹,在这个世界里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一点点都可以。等到老了,看着笔记,慢慢回忆。
小学时候写日记,好像是老师要求,每天都要写日记,老师还要检查,无奈。那时候就买那种带有硬皮的还规定一定要有格格的那种,那时候的日记本可粗糙了,模样还是记得的。
初高中喜欢写日志,就是在QQ空间里面写,大多写的是跟同学之间的感情,记录美好的开心时刻,也有一些伤心流泪的,估计那时候情感泛滥,到了高三把所有日志都删除了,自己都觉得倒胃还有肉麻。
上了大学很少写,要写就在自己手机的备忘录里写,写的都是自己当时心情最差的,当时写下只是为了缓解情绪,为了纪念心中最伤心难忘又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说白了就是自己不愿意跟任何人提起,我知道某天自己会把一直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最难忘的事情写出来,等自己释怀的那天。
自己看过一些书,很少写下自己当时的心情以及读后感,现在开始要把这些记录下来。
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分享让自己很满足。记得大学第一学期,我就喜欢跟同学分享我读书的感受,跟他们讲述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有哪些感悟?为什么值得去看?同学也喜欢借我的书,以书会友。
当时借给同学的是倪萍写的《姥姥语录》,大一第一学期买的。说到这本书,想起了高三时候那段时光,那么美好,我是从高中舍友口中得知《姥姥语录》的,当时她推荐我有时间去看看,说是倪萍写关于她姥姥的,很值得阅读。这本书是姥姥去世才开始动笔写下的,倪萍尊重姥姥意愿,整本书围绕姥姥平时的生活点滴记录而成,内容平淡无奇,语速平缓,姥姥所说的每句话都饱含人生哲理,都值得深思,慢慢品味,或许现在一时半会没有理解,时间的问题。换个方向思考,豁然开朗,有些人有些事,没有必要去计较,生活才能快乐一点,小快乐也能堆积成大快乐,小快乐可以天天有,大快乐未必天天有,知足常乐。跟着姥姥学做人,值得。
姥姥“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老天和你自己是一个人。你想想,啥事不是你心里那个老天说了算?所以有多大的福多大的苦都是自己弄成的,谁也别怨。”
《沙漠之花》是一本关于世界名模华莉丝·迪里的自传,我是大二时候买的,一口气就把它读完,至今都让我震惊,这一切来源于她的坚强、她的执着、她的精神、她的勇气、她的人格魅力……敢于打破常规从沙漠走向世界,路过沙漠遇到狮子,做好被吃的准备,这需要多大勇气,我佩服她。走出沙漠,来到人生地不熟并且语言不通交流都有障碍的地方,华莉丝用她的智慧和坚持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她命运的转折点就是那张名片,从此开始了她的模特生涯。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环境不是问题,没有好的环境去创造;没有条件自己去创造;只要自己不放弃就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