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读三国演义学做人做事人生智慧智勇胆识(第4章)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
这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的过程。这表现了曹操的勇敢与机智,能够随机应变,曹操事到临头又改变了主意,不敢冒险了,感觉风险太大,成功可能性不大,他临场退缩了,他急中生智找借口逃跑了。
如果他像伍孚等其他人一样按计划行事会如何?他可能杀了董卓,也可能只能杀伤董卓,也可能伤不了董卓,只会有三种结果,但对曹操而言不论是哪一种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如果那样历史将改写,历史上将少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有智慧智谋胆识的人,所以他会见机行事,会急中生智,所以能刺杀失败逃跑成功。
事实也证明,曹操刺杀董卓是一大错误,因为他有这种勇敢勇气但没有这种能力和实力,他冒的风险太大了,可以说九死一生风险,如果他死了,就没有后来曹操波澜壮阔精彩的一生了,当然曹操后来多次遭遇这种九死一生的风险场面,他都逃过了,是什么因素力量在保佑他,是他的智勇双全吗?是上帝在保佑他吗?古今中外有很多杰出人物都多次遭遇九死一生的风险,但似乎都能脱险,似乎有一种神秘力量在保佑他们,让人称奇,按唯物论,只是偶然因素使然。
曹操有勇气但没有能力杀董卓,或者说刺杀董卓成功率很低,短期看是一大错误,错误的代价是曹操差一点命丧董卓,同时失去官位及京城的一切荣华富贵,成了被通辑的逃犯,然而从长期看却是因错因祸得福,因为这一错误灾祸导致他放下一切逃亡,逃回家乡开始了独立放手创业过程,导致他创立了曹氏集团,成为一方军阀,然后又扫平黄巾军,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北方各路军阀,统一北方,成为最强大的军政集团,为创建曹氏魏国集团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就了曹操的伟业,使曹操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再次验证了因祸得福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