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读三国演义学做人做事人生智慧智勇胆识(第4章)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说的错话,从曹操一生看,曹操不是这样的人,董卓/吕布才是这样的人。
曹操说了这句话,让陈官对曹操产生了误解,认为曹操是很坏的,是像董卓一样的人,所以离开了曹操,后来陈宫跟了吕布等,他后来跟的人都不是明主,都是比曹操差远了的人,都是扶不上墙的人,扶不起的人,没有统帅才能的人,导致陈宫空有智谋学识,并与吕布一起败亡。所以陈宫犯了战略性选择大错误,这种战略性选择大错误决定了陈宫悲剧性命运,所以说选择大于努力,特别是一些战略性大选择不能犯错,否则可能全盘皆输,无论怎样努力都没用。
所以不能仅仅凭一个人的说话来判人好坏高下,因为每个人都可能会说错话,都可能说无心的话,都可能说一些没经过大脑思考的气话错话。说过后也可能会认识到错误并后悔,曹操的这句话只说过一次,后来再没说过。应当全面综合看人评判人,全面看到人的优缺点,长短处,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善用。所以陈宫认为曹操是与董卓一样的坏人恶人是片面的,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导致了陈宫悲剧失败的人生命运,可悲可叹。陈宫也因为对曹操不熟悉不是很了解,而凭一句话就判定曹操是不可合作的小人/人渣/坏人/恶人是草率的片面的。历史事实证明陈宫错看了曹操,陈宫离开曹操是大错特错。是战略性选择大错误。
陈宫是智谋的人,他为什么会跟随吕布这种小人?难道他不知道吕布是比曹操坏10倍百倍的人吗?陈宫认为曹操人品坏而离开曹操,而跟随人品比曹操坏N倍的吕布让人不可理解,与他的智谋不符,与他的三观不符。
如果曹操不说这句话,而是对误杀表示忏悔,认错悔过,陈宫可能就不会离开他了,陈宫就可能跟着曹操建功立业扬名了,陈宫的聪明智慧就可能充分发挥,可能就会拥有成功的事业,成为曹氏集团的元勋功臣之一。
陈宫救了曹操,陈宫与曹操本来有一个好的开始,因为一句话陈宫离开曹操,导致了陈宫不幸失败的命运,也使曹操失去了一个优秀的谋士军师智囊,对双方都是巨大的损失,陈宫损失更大,他失去了与曹操一起合作共赢建功立业的机会。
因为仅凭曹操敢于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就说明曹操不是这样的人,说明曹操有为了大义奋不顾身的无私奉献献身精神,有为国家为集体为别人为大义牺牲自我的精神。
所以每个人都不能乱说话,要管住自己的嘴,乱说话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包括别人对你产生不好评价,惹火烧身惹祸上身,甚至会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后果,古今中外这种例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