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大象,你怎么又‘挠头’了?”
“痒的不行不行的,挠一挠就可舒服了。”
“乖大象,告诉哥哥,你什么时候会挠头?”
“我记得写文章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
“尤其在写文章的开头时,挠头频率很高。”
“思考的越多,挠头的频率也越高。”
…………
咱们用罗伯特四栏法分析分析,有个前提,这个方法的适用边界是想要做一件事情,却总也做不到,同时,罗伯特四栏法也是翻译大象语言的工具。
罗伯特四栏法:
第一栏:你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栏:你在做什么与目标相反的行为?
第三栏:这个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
第四栏:你的重大假设是什么?
回到我自己的事情上,
我的目标:写文章
我在做哪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写文章必挠头
这个行为带给我的好处:写文章的时候,只要一挠头,大脑就快速运转,尤其写一些没有写过的话题,挠得越狠,灵感和点子就越多,我特别享受挠头的感觉,这让我很快乐和开心,
同时,这也让我很痛苦,很多时候,挠头挠到最后,就挠出血了,十多年了,后脑勺的毛囊炎总也好不了,这都快成了我的心病了,
挠头确实有助于我的思考,让我很享受,也伴随着痛苦,皮肤病总也好不了。
我的重大假设:以我的学历,以我的能力,以我的学识,写文章这种事情太高大上了,像我这种天生的笨蛋哪有资格写文章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让我很恐惧,也很焦虑,
想写文章吧,又害怕写不好,不写文章吧,内心又有所不甘,这让我很焦虑,每次写文章的时候,我告诉自己:
“我应该写好,应该做到完美。”
于写文章这件事情来说,我的卡点是恐惧和焦虑,挠头只是用来缓解恐惧和焦虑的,我恐惧和焦虑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很简单,挠头缓解写文章带来的压力。
关键在于,挠头已经成了缓解我所有压力的方式,只要遇到挫折、困难和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都在一直挠头,用现在流行的话说:
“一言不合就挠头”
“还一言不合?还挠头?”
“你又不是孙悟空,挠什么头呀?”
“这 这 这,我竟无言以对。”
既然知道了大象的语言了,也就找到了大象想要说的话了,那么,如何松动这个信念呢?
可以采用奇迹提问法,
也可以采用新经验替代旧经验,
还可以……
这是我的功课,也是我目前没有攻克的难题,
我相信,会找到好的方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