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
如果学好了,终生受益。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能世世代代受益——尽管知识无法通过基因遗传,但如果父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子女会因为成长过程中的耳闻目染而自然而然获得哪个领域中更多、更深的知识。
反过来,如果学了却没学好,那么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学习过程消耗的不仅仅是金钱、精力,更重要的是那无情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时间总体上来看是排它性资源,用来做一件事就很难同时做好另外一件事。耗费了时间却没有收获,那就等于浪费生命。
大多数人学英语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中最严重却又最隐蔽的可能是这个:大多数人对短期收益要求太高,对长期收益要求太低。
想想
这篇文章特别的具有技术含量性,里面讲解了很多关于发音方面的实用技巧。
这让我感触的就是以上两句话,一个是让我觉得学习一定就是需要去学好,如果用心学了,如果没法用心去学或者时间精力,不够的话,那还不如不要去学。
现在看到很多人在微信上报名特别多的课程,在开始报名的时候也,不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或者自己的兴趣点在不在这里,只是觉得自己以后可能会去看,或者可能会去学习,如是免费的也就算了,有些花了很多钱的,你还是一样的搁置在那儿(付费的荒废率可能较免费会更低吧,这也是有些人会选择付费的原因,你觉得自己的意志力不足以支撑自己学完这门课程?)
现在连一个,一块听听或者说,一个,免费的微课,我都不会,不经考量的放起来用,我知道自己已经很多很多的,搁置,在那儿的信息我都完全没有利用好,网上这么多的信息可以学的这么多,我如果全部都扫网的话,那最后可能自己变成一个边缘人物,或者变成一个什么都不擅长的综合体。
想到这里,我还是比较推崇今年年计划的永澄老师说的,一年做好最重要的三件事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带动来发展,达到的涟漪效应,而不是每一件事都做好,最后是一条平稳的线。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如果有一次的断节,可能第二次再蓄起来的可能性就会微乎其微了,所以我在想如果只是做三件事的话,我能坚持下来的可能性比我做十件事的可能性要大,于时间是安排在白天来,需要占用的时间太多了,而我也不愿意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
同样的,如果我们要做那么多件事情,我们做对每件事情的标准也会下降,对自己的要求也会逐渐的放低。
之前听跟scalers的分享中提到如果我们的要求下降,执行力有下降的话,我们最后的结果是大打折扣的,所以一定要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就是对自己狠一点,对自己要做成的事情,多拔高一个台阶。
就做
下周三之前,将这本书中的发音部分的内容整理成一张内容学习图。
每周限定读一本书,周六确定一下书目,每看一本书强制的要求自己输出一篇,可以是不成文的,但需要有自己的理解的文章/图
决定:现在对电脑绘图更加有需求,而非纸质视觉笔记(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