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在今日头条,ID:逍遥读写思。文责自负。
小红书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学历越高越做不好自媒体?
很多高学历的博主表示,为了写好内容,自己查了很多资料,把自己的专业老底儿都拿出来了,为啥写的东西还没人看,反而那些内容有点水的流量更高!
其实啊,如果他们看过《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这本书,就会明白,他们这是受到“知识的诅咒”了。
“知识的诅咒”是说,我们一旦知道某种知识,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的情形。
举个例子,360创始人周鸿祎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位学员在筹划新产品时,将很多功能设置为隐藏状态。
这位学员认为,这些功能入口很好找,何况还配有说明书。
但是用户在拿到产品时,发现找不到入口,直接就放弃了产品,并不会去研究复杂无比的说明书。
学员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对产品了如指掌,却忽视了普通用户第一次面对产品的懵圈。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带来的影响。
自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介,通俗易懂是天生特点,当你的内容过于精深,普通人就容易看不懂、不想看,看了也记不住。
很多专业人士都想通过自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那怎么来破除“知识的诅咒”,在信息过剩的时代让人“秒懂”呢?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给出了答案。
这本书由行为心理学家奇普·希思、丹·希思兄弟二人合著。他们在仔细研究数百条具有黏性的创意和获奖广告之后,提炼出简单、意外、可信、具体、情感、故事六大原则,帮助增加创意黏性。
书中指出:“抽象的东西往往很难让人理解并记忆,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如果,想要让自己传达的信息被人牢牢记住,那么就要将一切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知识的诅咒”现象为什么会产生?
是因为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信息不平衡导致。
本书作者认为:“具体细节在新手眼中不过是具体细节,但在专家看来则是他们长年经验中习得模式和洞察力的象征符号。”
当我们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时,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对它的思考有多么抽象。我们也忘记了,读者并没有经历过我们那种抽象化的历程,他们很难理解我们笔下的抽象概念。
作者指出,信息具体化,是确保每一位对象都能真正接收到同等观点的唯一办法。
什么是“具体”呢?
如果你能凭感官去认知某样东西,那就是具体的。
比如:真理、概念、思维、精神是抽象的,而你的家乡、你住的房子、你用的物品等则是具体的。
“具体”能让我们利用已有知识和感官来理解和感知抽象内涵,避免抽象带来的模糊,让受众跟创作者的信息处于同频状态。
想让内容做到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以用户为中心,重视具体需求
专业人士为什么频频陷入抽象说教的诱惑中,说白了就是缺乏用户思维。
作者认为,“如果以特定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比如我们的读者、学生和客户等)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做决策”。
通用磨坊公司的“汉堡帮手”销量已经多年低迷。为刺激销量,公司拼命创新产品,推出11种面团形状,30多种口味。
结果却无济于事。
调研发现,妈妈们并不关注形状,而只重视口味。
当妈妈们每次都得在山一样高的超市货架上浏览半天,才能找到喜欢的口味时,她们干脆放弃这个品牌。
了解到客户真实的需求后,公司开始简化产品线、调整价格,让妈妈们以更低的价格更容易找到喜欢的口味,“汉堡帮手”当年的销售量也增加了11%。
了解用户是谁,使用场景是怎样的,会帮助我们跳脱自嗨模式,真正跟用户链接。
这也是为什么在写作中,反复强调一定要明白你的内容是写给谁看的,比如写给小白的科普文和写给领导的汇报,表达方式自然不一样。
自媒体传播场景下,大部分内容用户是小白,这时候就要用到周鸿祎特别推崇的“小白”思考法:先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当“小白”,再将这一习惯带回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你去观察你的用户,看看真正的用户是怎么做的。
一旦你心里有了用户,看到具体的人,你就会清楚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
✅2、使用通用语言,找到沟通同频点
作者说:“良好的战略应该像世界通用语言那样,令言语不通的族群相互沟通,开辟出人人愿意分享的活动领地。”
通用语言,是一种任何人都能听懂的行为语言,这种语言必然是“具体”的。
有一家饰品公司,鼓励所有员工都应该去“了解顾客的情况”,但现实中却难以推行。
原来是不同员工对这个要求的理解有差异。
于是他们把要求具体化:
·身处销售一线的店长要牢记那些一年光顾三次以上的老客户,将他们长相和名字对上号,了解他们的喜好。
·在总公司工作的员工要掌握各店一年光顾三次以上的老客户情况,包括他们何时何地买了些什么。
有了这样的“通用语言”,每个职位的员工面对“了解顾客的情况”都有了统一认知,命令更好执行。
很多专业人士的内容没有传播力,是因为他所使用的语言,只不过是从自己的标准出发认为恰当的语言。但接受内容的人,是用自己的标准去理解的,所以会出现偏差。
所以具体的语言比漂亮的概念还管用,比如“食物摄取方式和身体质量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就不如“吃得越多,变得越胖”来得更有传播力。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你所说的任何指令,都应该让人听到后在脑海中描绘出相同的场景,让人以最小成本理解你在说什么。
✅3、用类比激活想象,把认知具体化
作者提出,要想避免无用的准确,打败“知识的诅咒”,有一剂良方就是善用类比。
心理学上有个“鸡尾酒会效应”,即人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敏感。从脑科学角度解释,是因为熟悉的东西容易理解,节约身体能量,所以人喜欢听通俗易懂的话。
利用“类比”的方式,可以把新概念跟受众已知的旧概念绑在一起,帮助他们理解你想传达的信息。
《1000个铁粉》的作者伍越歌是个人品牌教练。奶奶曾经问他在做什么职业。他该怎么向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的奶奶介绍清楚呢?
他说,自己是帮一个人把他优秀的地方展示出来,让他变得更有名,被更多人喜欢。
奶奶瞬间明白,反问道:是不是就像媒婆一样,把一个男生打扮包装一下,让他被更多人喜欢?
看来奶奶的类比更有黏性,这下所有人都能理解他在做什么了。
类比通过找到两种事物之间某种相似性,瞬间调用客户脑海中的海量信息,一下子打通了沟通壁垒,也是广告营销中常见的营销套路。
比如“手机中的战斗机”、“水果界的特斯拉”、“你就是我的优乐美”等,就是给产品找个参照物,让客户马上明白其市场地位、功能属性等。
当你能够从目标用户入手,了解他们喜欢什么、熟悉什么,进行定向筛选可类比事物,就很容易把概念说清楚了。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能否做出现象级传播的内容,可能差的就是一个好类比!
“知识的诅咒”,准确到无用,费力不讨好,可谓无处不在。
要警惕“知识的诅咒”,就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模式,发现别人的所思所感,用更敬畏的心更有耐心的态度,来审视你向公众传递的信息。
这不仅仅是表达的需要,更是你对读者保持的恒久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