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刘伯温初次拜见朱元璋,朱元璋问刘伯温道:
“先生能作诗吗?”
刘伯温回答道:
“作诗对儒者而言,只是不关根本的小事而已,又怎么会不能作诗呢?”
话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质疑:
当时,朱元璋要面对的事情那么多,他哪里会有闲情逸致去问刘伯温会不会作诗这等闲事?
关于此事,如果非要答案,那么,也有合理的解释:
对于诗,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一说。
首先,作诗虽说是儒者的末事,但是,诗歌却最能表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朱元璋问刘伯温是否会作诗,大约就是要试探刘伯温的胸襟和抱负。有此胸襟抱负,才会有此眼光策略;有此眼光策略,才会有此业绩事功。
再者,可以合理猜想,那时的社会风气,大约,在酒桌上作诗,就和后世之人在宴席上讲桃色话题一样,是必备的佐酒之料。
当日,刘伯温初见朱元璋,朱元璋作为东道,自然少不了要招待刘伯温一顿。询问刘伯温能不能做诗,是东道朱元璋在酒桌上发起的话题;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活跃气氛的一种应景之举。
既然刘伯温已经说了,作诗只是儒者的末事,哪里有不会作诗的道理;那么,朱元璋焉有不让刘伯温作诗之理?
刘伯温答话毕,朱元璋正要下箸夹菜,于是,他便指着手上的筷子说道:
“那就请先生以竹筷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朱元璋说罢,刘伯温应声口占道:
“一对湘江玉并看,湘妃曾洒泪痕斑。”
刘伯温的这两句诗,重点落脚在竹上。
诗中,刘伯温还借用了湘妃斑竹的著名典故。
关于湘妃斑竹,〔晋〕张华《博物志》卷之八《史补》记载:
“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关于这段记载,可以解释如下:
上古圣君唐尧有二女,一名娥皇,一名女英。唐尧为试探虞舜贤能与否,便将两个女儿嫁予其人。后来,虞舜受禅为君,娥皇、女英遂成二妃,号曰湘夫人。虞舜崩逝之后,二妃啼哭,并将眼泪挥洒在竹子之上,于是,竹子上面便尽是斑点。
因为有此圣贤、有此名人、有此深情、有此典故,故而,一说到竹,稍微有点文化素养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湘妃、想到斑竹。
刘伯温吟罢这两句,朱元璋很不以为然,他又是摇头,又是皱眉,口中说道:
“先生这诗,实在不敢恭维,全是秀才书生之气。”
刘伯温说道:
“不急,不急,诗还没作完呢!”
接着,刘伯温继续吟咏道: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
这两句一落,朱元璋大为喜悦,马上觉得自己与刘伯温相见恨晚。
试问,不就是两句诗吗?朱元璋为什么大为喜悦?他为什么又会觉得相见恨晚呢?
首先,就人物关系和人物角色来说,这两句诗中,刘伯温虽然没有直白地拍朱元璋的马屁,但是,刘伯温的潜台词,就是将朱元璋比作大汉天子刘邦。
其次,汉家有四百年江山,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比较长的一个朝代。那些有意夺取江山的人,在寄望未来时,当然也会将汉室作为楷模和典范。此时,对于才刚刚看到一点点江山影子的朱元璋而言,听到刘伯温以汉代四百多年的基业比喻自己未来的社稷,他自然会喜上眉梢。
第三,朱元璋被刘伯温暗喻为刘邦,那么,刘伯温诗句中的张良,自然就是刘伯温在暗喻自己了。
既然,朱元璋可被视作刘邦,刘伯温可被看成是张良,那么,眼前乱局之下,获取江山社稷,似乎就是指日可待的实情了。
如此,朱元璋怎么会不大为喜悦,他又怎么不会觉得相见恨晚呢?
以上而外,这两句诗中,最重要的还在“张良一借”典故中所包含的寓意和内涵。
必须清楚,刘伯温诗中所谓的“张良一借”,其实,也是关于筷子的典故。
既然“张良一借”是关于筷子的典故,那么,这首先就紧贴朱元璋的竹筷命题;其次,刘伯温借筷子来说心中事、天下势,也很合朱元璋的心思。
所谓“张良一借”,其实,用的就是“张良借箸”的典故。
据载,公元前204年冬,项羽的楚兵围困刘邦的汉军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
当时,楚兵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援助通道。汉军粮草匮乏,逐渐难以支撑。因此,刘邦大为焦急,他询问群臣,有何良策应对。此时,谋士郦食[yì]其[jī]献计道:
“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郦食其的建言,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但是,刘邦并没有看到这一建言实施之后的危害;刘邦甚至还觉得,郦食其分析很有道理、很有见地;他对此拍手称赞,命人立即刻制印玺,并打算让郦食其巡行各地,对六国后裔进行分封。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张良外出归来,前去拜见刘邦。
当时,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计划分封六国后裔的主张说给张良听,他还询问张良,此计得失如何。
张良听罢,大吃一惊,慌忙问刘邦道:
“这是谁给陛下出的主意啊?”
同时,张良还沉痛地摇头说道:
“果真照此建言实施,那么,陛下的大事,马上就要毁了。”
刘邦听张良这么一说,顿时惊慌失色,说道:
“这是为什么啊?”
张良首先表示,自己坚决反对这一建言;同时,他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
张良说是:
“第一,往昔商汤征伐夏桀、周武王诛灭殷纣之后,之所以分封夏桀、殷纣的后嗣,主要是基于他们完全可以控制那些人,而且,他们完全有把握,在必要时,可以致那些人于死地。但是,就如今的状况看,汉王您能控制项王、您能在必要时致项王于死地吗?”
“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之后,他杀掉了殷纣王,并得到了殷纣王头颅;如今,汉王您能取下项王的头颅吗?”
“第三,周武王登位之后,他表彰商容之闾,分封比干之墓,开释箕子之囚,其意图,主要是为了奖掖并鞭策本朝的臣民。汉王您眼下最最需要做的事情,难道是旌忠尊贤吗?”
“第四,周武王散钱发粟,他用的是敌国的积蓄,现在,汉王您的军需还没有着落,您哪里还有能力救饥济贫呢?”
“第五,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再交战;而今,汉王您鏖战正急,怎么可以效法这种做法呢?”
“第六,过去,马在南山阳坡放牧,牛于桃林荫下歇息,那是因为,当日的天下已经转入了升平。现在,正是激战不休的时候,汉王您又怎能偃武修文呢?”
“第七,如果把土地分封给六国的后裔,那么,汉王您身边原属六国的将士谋臣,将会各归其主,未来,哪里还会有人跟随汉王您争取天下呢?”
“第八,楚军强大,六国软弱,所以,六国必然会屈服于项王,到时候,六国怎么可能向汉王您称臣呢?”
张良从以上八个方面力驳郦食其的建言,他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
张良借箸,谏阻刘邦分封六国后裔,使得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道:
“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随后,刘邦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
这也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
不能不承认,张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刘伯温咏诗,引用张良借箸的典故,让朱元璋对未来充满希望,也难怪朱元璋会认为自己与刘伯温相见恨晚了!
诗云:
一对湘江玉并看,湘妃曾洒泪痕斑。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
(本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