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一百九十八回
乱云润生 第三十章
远古沧桑雍阳溯首
滿旗赤子窘居渠阳
第一百九十八回
上一回讲述:赤輔铭赴沽海谋事由,首先投奔滿旗本家表兄家,长途跋涉,他一边走一边想;经三里屯,前沙坨,安楼村,年辛庄,过杨村,中途喝水吃了两次干粮,傍黑到了汉沟,白庙,小王庄,经小关大街,晚十点半,终于来到本家表兄在金家窑电灯房胡同的家中。
本家表兄赤增清提前半个月已接到信儿,此时此刻表弟叩门进屋,見他风尘仆仆徒步百二十里前来投奔远接高迎:立马打洗脸水,而后放好地桌,蒸窝头,拿咸菜,煮掛面,让饥肠挂肚赤辅铭温馨饱餐。
趁辅铭表弟狼吞虎咽当儿,赤增清开门见山讲述眼下沽海形势,他晓这也是小三岁的表弟最迫切想得知的消息。
增清拿个马扎坐在饭桌对面,眼瞅表弟,热情让辅铭吃好吃饱,随即打开了话匣子;
眼下,沽海各项工程不少,突显是用工紧缺,你来的正是时候,新开河火车站免年癸卯正月初二刚刚峻工。因为参与承建火车站工程连轴转,今年春节我都没有时间能回老家拜年,听说弘滿庄被万恶洋寇焚毁,我家这支亲属老幼,去年皆逃难于渠阳赤家铺落户,若不是我去年一直在火车站工程做砌筑工人,挣回六块银元,我爹拿五块在赤家铺置办一处简陋宅院,现在仍寄人篱下栖居,无房无地,一穷二白,可真不是个滋味!赤辅铭听到这,脸上顿时火辣辣的羞愧难当。
增清假装没看见,他接着道:洋寇当道,清廷凋零,乡下日衰,现今确实不好挣钱,忙乎一年能挣二块大洋就很不易,而沽海前两年刚打完仗,满目苍夷,无论洋寇租界与直隶总督衙门地块的河北新区,都在大兴土木,盖洋楼,修马路,到处热火朝天…
地处河北那新开河火车站,就是袁大帅一气之下拍板一年之中建成的,我就是沾了这个工程的大光,沽海陷落后,百万人繁华都市,惨遭洋寇烧杀抢掠,被屠杀与逃难远离,瞬间城内仅余十万人,鲜鱼水菜生意倾刻没了,人心惶惶,这时建火车站招工布告一贴,咱头一个报名,成了第一批工人,工程有开路工、搬运工、砌筑工,我找工头选择了砌筑工,泥瓦匠能学些手艺啊!抛路、搬运那活更累!起先说干一年给两块银元,工程干到一半人员紧缺,我学会技能,涨至五块大洋,工程夜以继日赶工期,至癸卯正月初二圆满竣工,袁大帅高兴嘉奖工程,增加至六块现大洋,这我一生也没见过啊!
今年工程更多,规模广泛工期更紧,计划要在新开河火车站至直隶总督府建一条大马路,还要健一座通沽跨河的大铁桥,直达北大关、娘娘宫、估衣街,以及去年刚建成的官银号,听说这工程贷款都融自官银号,资金没问题,可用工愈加短缺,我们这批提前打工者,眼下大都成为小领班了,工头表示,大家今年甩开膀子干,几项工程完成,至年末,领到十块大洋保垦啊!
增清表情眉飞色舞,辅铭表弟分外眼热,恨不得马上能被招工,刚要張口恳求表兄尽快帮找事由,增清笑着拦住:表弟,你先别着急呀,听我把话说完,你心就踏实喽!
增清表兄接着道:尤其从癸卯正月,沽海谋事由打小工最来钱信息传遍京畿各州县,鬼头机灵者捷是先登,立马来沽海了,所以,当表弟你发信件一说,我即爽快答应了,你这会儿来的正是时候,我明早就去工地向工长给你报名修马路,看上面能批准甭?
赤辅铭听后感激万分,当即表示,事成后,我一定重谢报答,一言为定。
增清表兄又提醒道:表弟,提前与你说清楚,这工程活可累呀,每天不拾闲的干,比乡下搒地可累多了,身体吃不消的,能给累跑了,说啥也不干了,到时别让我坐蜡!
不会,不会的,我有思想准备,只要能挣银元,啥苦累活我都能承受,决不给您添麻烦,您尽快去为我招工费心吧,您受累啦!
两人说着唠着,已经午夜一时,增清表兄想着辅铭表弟奔泊劳碌一整天应尽快歇息,自已明早八点即去工地上班,此刻都应睡下了,即对辅铭道:正好,春节那会儿我爹来看望我取回现大洋去置房产,顺便把我妻与二个孩同返回渠阳赤家铺了,这阵儿家中就我一人,你先住我这吧,如招工有管吃管住条件,你自已再选择去留吧!
赤辅铭感谢中周全地回答:如果我被招工,上班挣钱后,我想以一成做为酬劳谢于您,都够寒碜的,表弟我感恩不尽啊!
这话说哪去了,亲戚地道,互相帮忙,急人所难,天经地义,更是滿旗德范,快别说这话,赶紧解手,而后上炕关灯,咱快睡觉吧!增清说罢,两人上炕,很快进入梦香。
转天,赤增清六点起来,为辅铭表弟特意买来附近驰名的大福来锅巴菜与热豆浆,他热情的说:表弟,你也尝尝这口,咱在乡下吃不上,手中没钱,也吃不起啊,从河北建火车站我去打工赚钱后,咱花蹦仔二文钱,吃这个是小踢当儿,大福来在沽海极有盛名啊!据说这是乾隆皇帝吃过的早点小吃。其特点是色香味型俱佳,大福来名声远扬,就离咱金家窑电灯房附近有一店面,门口还掛着三百年前溯源条幅呢!我念叼你听听:
据说乾隆年间,有一回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沽海,打此地路过,想跟店家要碗热汤,店中本来不卖汤,可掌柜张兰觉得这老爷子谈吐不俗挺有身份,赶忙招呼其妻郭八姐着手打点。这郭八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出身,干活做事麻利,见客人嘴急,就想起当年自己常吃的煳饭嘎泡菜汤,又解饱又解乏。当即把现成的煎饼撕成碎片浸入菜汤中,再放油盐和香菜等佐料,一大碗热乎乎清汤端上来。乾隆皇帝正噎得难受,见了汤,不由分说狼吞虎咽;煎饼爽口,清汤顺口,乾隆指着汤问:“叫什么名字啊?”郭八姐以为问她名字,接着回答:“郭八……”乾隆一听,“锅巴倒挺合理,锅巴,嘎巴嘛!再加个菜字,叫锅巴菜,最宜下干粮,更好。”
转天,乾隆侍卫来到张记煎饼铺,开口就说:“掌柜的,你的大福来了!”搞得张兰莫名其妙。“侍卫说道,可知道昨天吃煎饼的人是谁吗?是当今皇上乾隆爷!皇上夸你们锅巴菜好,特赏银200两。”张兰接过银子又惊又喜,立即喊出内人叩头谢恩。
从此,张兰将这个侍卫所说的“大福来”取代“张记”,成为店铺的字号,煎饼铺也改成锅巴菜铺了,凭借乾隆的赐封,锅巴店生意十分兴隆。到了光绪年间,张兰重孙张起发,又改进了工艺,发明大小卤制法并添加了六种小料,这就是沽海闻名遐迩的大福来锅巴菜由来,今天特意让表弟你尝尝这口。
赤辅铭细品后,立马挑起大姆哥:好,实在是好,卤鲜菜柔,甚为爽口,声名远扬,百吃不厌,谢谢表兄,您快上班去吧,为我谋事由儿竭尽费心吧!说着含笑作揖!
赤增清吃罢一大碗美味锅巴菜即去工地。
(待续)
读者若喜欢,请关注、点赞、交流,就是支持鼓励,往后耐心看,越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