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
▲射:射礼。
▲主皮:以射穿皮质的箭靶为主。
▲科:品类,等级。
【译文】
孔子说:“射礼不以射穿皮质箭靶为主,因为力气大小不同,古人射礼的规则是如此。”
【学而思】
射有文射和武射之分,文射尚德不尚力,与军中武射的贯穿主皮之射是不同的,古代举行射礼是通过射者形体是否合乎礼乐来观察射者的德行。
《仪礼·乡射礼》:“礼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胜者又射,不胜者降。”(礼射的目的不在于射力的强弱,而在于举动都能合于礼乐。如果是主皮之射,则射穿兽皮者接着射,射不穿者下堂不再射。)
【知识扩展】
《周礼·地官司徒·乡师/比长》:“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
(回来后举行乡射礼,用乡射礼的五个方面询问众人:一是看参加射箭比赛的人是否做到了身体与心志相和协,二是看仪容是否符合礼,三是看是否射中目标,四是看是否符合音乐节奏,五是看舞姿怎样。这是让人民自己推举有德行的人,使他们做人民的长官;让人民自己推举有才能的人,使他们治理人民。)
《礼记·乐记》:“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对《武》乐的评论吗?......武王解散军队后,在东郊外的学宫举行射礼演奏《狸首》之乐,在西郊学宫巨星射礼并演奏《驺虞》之乐,那种贯穿革甲的射箭终止了。)
李炳南《论语讲要》:周朝有六艺教育,六艺中有射之一艺。射有军事之射,有平时各种礼射。古代射击有主皮之射与不主皮之射两类,主皮之射的箭靶,用牛皮或犀皮等坚厚的皮革做成,没有靶心,以射穿为胜;不主皮之射的箭靶用布制作,以射中靶心为胜,而且讲究形体合于礼,动作合于乐,所以又称“礼射”。通过礼射可以察看一个人的品行,注重养德,古时不主张射穿其皮,但能射中目的即可,甚至稍偏,亦无不可,因为各人之力大小不同等,此为古时所行之道。时至春秋之末,主射穿其皮,则尚力不尚德矣,所以孔子叙古之道而叹之。又古注,凡行射礼,皆射三次,第一次射,但取合礼。第二次射,始取主皮。或谓射穿其皮,或谓中而不穿。第三次射,听鼓乐之节制,则合于乐。三射以合礼乐为上,主皮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