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懂与读不懂这个命题之前,先要有一个假设,就是以大众读者的平均阅读水平为基准,而时间就是指当下。如果没有这个假设问题就无法讨论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有一定的时效性。古人用文言写得作品,当时文人觉得易懂,而今人就觉得难懂。现在也有自称是超时代的作者,他们作品难懂,但他说是写给为将来人看的,所以现代人看不懂,将来人的文学水平比肯定比我们高,这样也就无话可说了。另外专写给外国人看的作品,就不谈懂与不懂了。
一个作者写出来的小说或诗是读得懂好,还是读不懂好呢?个人觉得,让人太易读或太难读都不好。因为公众的阅读具有惰性,容易阅读的作品,有时并不一定深度不够,只是多数人粗读一遍易读作品,认为情节生动,描述清晰,就不再进行更深层次思考了。其实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例如:沈从文的《边城》相对鲁迅作品《彷徨》就易懂一些,所以探讨书中人物形象(如:翠翠)就比较少。而像残雪的一些作品情节碎片化严重,比较难懂,能看懂得人不很多,普及性就差。所以最好的作品,无论是诗还是小说,应该界于读懂与读不懂之间,开句玩笑话就是:似懂非懂。
有点懂,能让读者提起阅读的兴趣,还有些不懂,让读者觉得还有些问题遗留。这样,就可以让一些喜欢在艺术作品中探索深层次问题的读者,或许能有机会重新翻阅读本,而大多数受推崇的名著都具有类似功效。所以凡太极端的事情都不好,写作也一样,太肤浅说明情景深度和艺术技巧欠缺。而一个作者有意识地过分消解语义,拆解整体艺术形象,在现在的阅读环境下,等来的就是普通读者用脚踢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