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篇写作成长的文里,作者告诫读者,谨慎加入写作群,写作群专业人士不多,群友间要么是无意义的吹捧,要么是因点评开始了你来我往的骂战。
我一开始并不信。我想,加入写作群的都是爱好写作的,希望自己写作能力能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能进步的。怎么会敷衍了事,更怎会因别人意见就愤怒以对开启骂战呢?
只是很不幸,在加入写作群的一个月里,我两种情况都遭遇到了,只是在两个不同的写作群里遇到。
我先加的一个写作群,因为我是一个较真的人,人家说给点意见,点评一下,我都是很认真的去做,从错别字到标点到排版到部分情节设计,我觉得有问题的有疑问的都会指出,有时我也会提一些意见建议,觉得怎么处理可能更好。
我认真的点评他人文章,因为我也希望人家能认真点评我的,以便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能让自己的文更好。
可惜有来却没有往。我的文章有说喜欢有说不错,但是指出问题给出建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理解大家都是新手,怕自己说的不对或说的不好引人不快,但是只是大家提提自己看法而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可惜我的抛砖,如小石入大海,波澜都少见。
这是我第一个写作群里的情况,虽热情和积极性有受打击,但是我的点评建议大家不管接受不接受,总还是会礼貌客气的说句谢谢的。
今天第二个写作群的群友反应却让我如梗在候,不吐难快。
群友发了一文,说求拍砖求指正。我看了文,刚好有点想法,就@了文主,讲了我的看法。
文中主人公因为换座位,两人有了开始,我就讲了我的想法,认为现在高中一般班主任在排座位的时候,都不太会安排男女同桌。班主任的设定的是女班主任,那就更不会安排男女同桌,(原因女孩子有特殊情况,避免意外尴尬)。尤其是漂亮女插班生进来,不管男女班主任都不会安排男女同桌,这是高中有经验的班主任的不成文默契,所以觉得文中这个排座位的情节设计的可能有点问题。
当时群主就我的看法也提了一些看法,群主很中肯,讲了几点看法,然后我就认识到是我狭隘了,时代不同,各地各校情况不同。我想当然以身边的情况来对比了。我在群中立马承认错误。说自己想当然,说自己狭隘了。
但是还是很快被文主喷了。
“也不一定非得按照当下的排座位方式吧?这个只是设定而已,何必较真呢”
(对“较真”一词我真不知说什么好,不是提意见建议吗?怎么提了就成较真了呢?)
“况且这篇小说的重点也不在于排座位”
(难道小说如果非重点的地方存在问题就可以没关系吗?)
群主说针对“较真”一词发表了看法,说“写作源于生活“、”必要的较真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文主又把矛头对向了群主:
“必要的较真的确有利于文章真实性,但是很遗憾,针对于本文中出现的同桌问题,我并不认为是必要的较真。”
(群主根本无此意,他只是陈述“较真”的意义,非针对文主,也非赞同我对同桌一事的见解。)
“可以拿来交流讨论,但我不认为它可以算作我文章的硬伤。”
(什么时候说这同桌的设定是她文章的硬伤了,六月飞霜呀)
我觉得群主因我受过,挺不好意思的,于是又发了言:
“提意见或建议,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觉得有道理就接受,没道理澄清反驳都可以。
我其实挺喜欢别人跟我较真的,因为可能会发现我自己不知道的错误,比如说今天我就发现了自己的狭隘与想当然。”
最后一句其实就是想再次声明我的意见是不合理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些用词我之前已经都用过。
结果文主速回:
“实在接受不了完全可以当架空虚构背景来看的。”
群内有人私信我:别解释了,文是人家的孩子,你说她不好,惹怒她了。
哦,原来真的是我太天真了,人家的求拍砖求指正,只是变相的求肯定求表扬而已。
算了,以后我还是看看不说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