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行由记(八)----第七站:仰望文艺复兴之源——佛罗伦萨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
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唉,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
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
——节选自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比较起来,我还是更喜欢徐先生根据意大利语翻译的“翡冷翠”(Firenze),但不管翡冷翠也好,佛罗伦萨也罢,要读懂欧洲,必须要读懂文艺复兴,要读懂文艺复兴,就先要读懂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佛罗伦萨著名的美弟奇家族是当时最重要的艺术赞助人。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全部诞生在意大利。此外还有著名文学家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等。
恩格斯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不朽诗作《神曲》吹响了文艺复兴的号角。这位诗人成为佛罗伦萨永远的骄傲。
文艺复兴画坛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他的雕塑《大卫》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
据说,雕像是为庆祝佛罗伦萨成为独立共和国时请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当时他只有26岁,他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这尊高达5米的大理石雕像《大卫》。大卫目光坚定,充满自信,体态健硕,成为佛罗伦萨人骄傲和战斗精神的象征。从这个青年战士的身上,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勇于冲决中世纪的黑暗、愚昧和野蛮,向往自由、进步和人道主义的时代精神。
漫步在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总能感觉到与大师、巨匠们擦肩而过,有可能你脚下的每一块砖石,都印满了大师们当年的足迹,历代佛罗伦萨人为保护好这些历史的印记,费劲了心思和气力,所以虽然历时几百、几千年,后人依然可以时时感受曾经的辉煌和沧桑。
结束对佛罗伦萨的探访,我们就结束了亚平宁之旅,在离开之前我们终于有机会享用一顿地道的意大利风味餐。临上车之前,我久久凝视这座古城——它所代表的那个年代,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难以逾越的高峰。人们或许能够用双脚走遍老城的每一条街道,但是它如此丰厚的艺术积淀,却让每个懂得艺术的人的视线越来越凝重与敬畏。
威尼斯、罗马、翡冷翠……不仅仅有历史,更重要的是有传承,我们呢?
Ciao,Firenze! Ciao,Ita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