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文献记载,关注新闻报道,踏访单位民居,我深刻感受到五年来,婺源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反腐倡廉,重视文化传承和发展,关注民生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婺源县纪委监察局创设清风婺源公众号平台,及时为人民群众提供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的信息,同时接受县内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建设了党和群众沟通的平台,一方面让群众了解政府工作,更让腐败分子无处可逃,真正做到透明公开,阳光工作。
参观“五馆一所”、婺源县博物馆、朱熹故里、七里亭文化公园,即便自幼生长于此,我仍为家乡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到惊叹。聆听朱子家训,细品高山绿茗,沉溺徽剧咿呀,隐有墨香袭来。我想,一座城市,吸引人来的是风景,把人留下的是风气。
婺源这五年来致力扶贫攻坚,民政补助是治标,产业致富为治本,双管齐下,做到精准扶贫。县商务局发挥职能优势,加快婺源县高铁新区电商产业园,吸收百余名计生户创业就业。沱川乡小沱村,当地村民们早早的便互相吆喝着来到产业扶贫香榧种植基地采拾香榧。山上到处可闻诱人垂涎的香榧香,到处都是挑担背篓的采榧人,这样的场景已在当地持续了一个多月。“我虽然不能和其它村民一样上山采香榧,但我可以在山下的加工房看管香榧,同样也可以靠自己劳动脱贫。”一位贫困户这样说。近年来,婺源还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皇菊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实现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创造了婺源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兴产业。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自然不会忽视,一切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拒绝过度开发、不引进污染企业,城区积极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和亮化工程。在婺源,白天看山水交融,夜里看光影交错;晴天看山花灿烂,雨天看古巷朦胧。
这五年,婺源仍以旅游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居住十年有余、少时却总怠于在山水间走走停停,借这次调研的机会,也真正走进山川河流,揭开这个美丽山村的一角面纱。
婺源的美,只有水墨画和诗能够表达。“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寒春傍栏槛流”。村村似画、步步皆景,大致就是如此。一样的廊桥驿道、晨雾炊烟、小桥流水,每个村落却有各自不一样的韵味,四季更有不同之景。春是油菜花田铺满山坡偶有几颗桃树梨花,夏是粉墙黛瓦青石板路依山傍水人家,夏是屋边枫叶和妇女“晒秋”红成一片,冬是落叶白雪盖了大地,埋了竹排。
在我看来,家乡这五年最大的变化,是从一个最美乡村向最美小城发展的变化。五年来,这里建了火车站、通了高铁,一日有56趟列车在此停泊,带走或放下来来往往的旅人;五年来,老城区完成了它翻天覆地的改造,巷子干净安详、街上车来车往;五年来,一座座综合体拔地而起,影城、餐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五年里,我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背上行囊,开始人生的征程,从此,我于家乡而言倒更像是一位旅人。然而我始终记得梦里老家的那句话“离子离乡、心不离土”。这五年来,我的老家,成了我的梦里老家......
走访了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和外来游客,他们也谈了谈对婺源这五年变化的看法或者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并提出了建议。我整理如下:
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认为这五年来婺源的发展飞速、改变巨大。但地域差异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不均,希望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经济增长点,关注较落后地区和人群,坚持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房价也飞速增长,加之旅游城市物价高,生活成本较大。游客反映在旅游旺季,因客流量大,景区及沿线交通拥堵较为严重,希望发展道路交通,或开发更多优质景点分流游客。
以一村而见一国,可以想见中国在这五年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科技的进步,也是党治理国家的进步。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也希望着,看到中国一个又一个五年,翻天覆地的、令世界惊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