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宗教都有天堂地狱,对应于世人在凡间的心善作恶。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表述比较清晰,天堂在天上,地狱在脚下。道家的天堂就有点乱了,什么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之外还有三清天、四梵天、圣境天种种繁多的天堂。可能是最乱最难理解的天堂了。
而佛教,可能拥有最乱最难理解的地狱了。
说他乱,在不同的记载里,地狱是不一样的,《长阿含经》记载的一共有八大地狱:想地狱、黑绳地狱、堆压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以及无间地狱,在每一个地狱各有十六个小地狱,这样一共有128个地狱;《大明三藏法数》则说地狱是“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合称十六游增地狱;到了《佛说十八泥犁经》里,又变成了“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泥犁”就是地狱的意思)——一个经有一个说法,你说乱不乱?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佛教本身吸收了太多外来元素:古印度婆罗门教和其他数十种思想(印度古代思想那才真的叫灿若星辰,多的数不过来);传到中国之后又融合了儒、道、萨满等多家元素,佛教是不折不扣的大杂烩。所以在描述天堂地狱这样的场景时很乱,也说得过去。
但是,佛教的地狱也有自己确切的一面——相比其他宗教,它明确的指出了地狱在哪里。
佛教的地狱不在我们通常觉得的地底,而是和我们同处于一个平面的地方(当然这么说不太准确,理解意思就成)。根据《长阿含经》卷十九的记载,这个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在它周围是四大部洲,四大部洲之外是一片大海环绕,大海之外是一圈山,叫做金刚山。这圈山之外又是一片海,然后海之外,又是一圈山,叫做第二金刚山。在金刚山和第二金刚山之间的地方非常的黑暗,就算是日月的光芒也照不进去——这里,就是地狱所在地。
好吧,和一如既往的绕,很有佛教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