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早教机构都说:“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要寓教于乐。”仿佛学习真的可以毫不费力,轻轻松松地拿下,但是《刻意练习》告诉我们学习从来都不好玩,假如你想取得进步你必须走出舒适区,你会一直遭遇挫折,在犯错,犯了错被别人指出来,而且一直重复这一艰苦的过程,学习是要付出代价、耐力和汗水的。
1、为什么成长一定要打击:
为什么成长一定要打击呢?不打击,舒舒服服的、快快乐乐的学不行吗?答案是不行。你要有所成长就一定会失败。正是失败教会了你如何成长。成长要求你要持续得走出舒适区,而走出舒适区,意味着你会遭受到挫折,你哪道题不会,就得跟这道题死磕,哪段琴谱不熟练就得跟哪段琴谱较劲,你练得不对,旁边的人一直指出你的错误,说你这不对,那不对,而且这个过程一直伴随你。我家老大7岁,学英语两年,最近学校组织了一场活动,要求用英语简单地介绍一下家庭成员。有几处总是说不对,我就一遍遍地把整个单词拆开,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纠正,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练习,等练习熟练了再组合成一个完成的单子,再组合成一个完整地句子,重复再重复,也不知这个动作重复了多少遍,到最后,我儿子居然跑到卧室里捂着被子哭起来了,他说:“妈妈,太痛苦了!”成功的路上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否则人人都可以轻易成功。正是这些不足,推动我们达到自身的极限。乔西.维茨金在《学习之道》里提到,当他输棋的时候,就像有人把你的心挖出来在上面猛踩,但时正是这些痛苦教会了他如何成长,每一次失败都推动他向上。
相反,一个人如果一直呆着自己熟悉的舒适区,你可以避开这些痛苦,但是同样意味着你将止步不前,平平庸庸。他没有勇气向外迈出,挑战自己。
尼采有句话是“凡不能打败我的必使我更强大。”人,是一个反脆弱的系统,经历一次打击之后,不但没有坏,反而更强壮了,就好像健身,你想要肌肉,你就得让纤维组织遭到破坏,然后让它恢复。它不但能恢复到磨损前的水平,而且还能超越之前的水平。人是在打击之下成长的。
2、是不是打击程度越大,你的反脆弱系统越强?
不是的,凡事都一个度,过犹不及。记得17年我刚开始跟着一个健身软件健身,当时做得是28天蜜桃臀,训练安排是一个28天分为四个周期,每个周期5天训练,2天休息,一个周期结束后再进入下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都要比上一个周期的强度要略大,我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就想为什么中间停下两天呢,停下来不就意味着放弃,是自己意志力不坚定的表现吗?于是在休息的日子我也没让自己停下来,赶紧解锁下一训练周期,结果28天下来不但肌肉没有增长,反而一身伤痛,抵抗力差生病了。压力太大,肌肉不能没有长,反而练废了。成是等于压力加休息,你需要时间来让肌肉恢复过来, 这也是我的老师常说的,读书也好、健身也好要保持一定的节奏,中间要有一定的休息,让自己缓过来,不疾不徐,稳步行前,看似很慢,却能够走得更长远。一开始憋足了劲儿,铆足了劲百米冲刺,却容易受伤,中途退出。
最后我引用《学习之道》乔西.维茨金的原话来结束:
我生命中这些时候都饱含着痛苦,但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让我更有勇气,也拥有了更光明的前途。这些挫折教会我如何取得成功,让我始终稳步前行的是我对学习的热爱,这在我6岁时第一堂象棋可就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