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只要是个人,但凡读过几本书,身边又有纸和笔,都可以去写作。
1、
想法萌生,条件具备,因此曾经或者现在的我想写作,想记录生活的感受、经历和故事。
我是众人中最普通的一个,不是什么笔下生花的作家,也不精通什么大神写作技巧。这些不足是我写作这条漫漫长路的阻力,但也是驱使我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动力
我深知,写作需要长期阅读的积累沉淀,才能厚积薄发,如同建筑高楼大厦需要以坚固的地基为支撑;更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念,如同花朵的芽儿需要在黑暗土壤下汲取养分,浇灌泪泉
小学期间,我对写作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不管是日记,周记还是作文,在我看来,都是在老师的威严和作业惩罚的压力下才写成的流水帐,人家妙笔生花,我的文字却如挤压即将用光的牙膏,一字一句都是硬挤出来的。
直到在我的堂姐的循循善诱下(威逼利诱),我爱上了阅读,她每天逼迫我看一篇文章,我发现了一个充满新奇未知的世界。
从一开始由她给我提供文章,到后来我越发地渴望书籍,主动购买和阅读书籍、写心得、作文。老师的夸奖、作文比赛的奖项、微薄的稿费使我尝到了甜头。
我开始喜欢上写作了,貌似只是想满足下我的虚荣心,获得成就感,斟酌字句时总有一种吹毛求疵的执着,但是所写文章,仅仅是随意的有感而发或者小学初中水平层面上。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还是读书太少,纠正修改自己文章的标准仅仅为囿于我的少得可怜的知识面和语感的头脑“四合院”之中。
结果是我依旧不满意自己的文,少时的阅读面、阅历绝不足以支撑我继续前行,这方面知识的匮乏有时候使我寸步难行,挤出来的文字也是干巴巴的
2、
这个叫做瓶颈期的阶段使我迷茫,我似乎看不清写作的目的了。
它近在眼前却只能远观,我渐渐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创作文章,我往往太过于急于求成,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赏,一点夸奖就让我沾沾自喜,写作的目的变得带着功利性。
也许像大多数人一样,我害怕最初对写作这种跃跃欲试的热情也慢慢冷却,也担心辛苦寻找素材后绞尽脑汁写下的东西无人点赞,无人问津,哪怕是一个阅读量,一个点赞,我也会喜上眉梢,欢心半天。
因此我仍然在寻找答案,沉淀心灵,追求喜欢的东西,尽可能地阅读营养书籍。
因为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那就静下心来学习。
3
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提出,在写作中可以得到坦诚和真实的沟通,因为你可以自己和自己说话。而同时你知道,当你跟自己对话时,这些坦诚而真实的语言,会被很多人分享,他们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部分。
我的初衷是想记录生活的感受,经历,故事,但是后来似乎早已被我抛之脑后
我慢慢明白为什么要写作了。
阅读量或者点赞量是肯定文章的一种标准,也许并不需要过分注重,过度重视这个标准的心理可能使自己追求速度而输出的作品,容易产生以次充好的现象,并且数量大于质量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用不华丽但真挚的文字诠释生活的点点滴滴;
创作每一个能牵扯人心的故事,记录闲暇时突发的感受经验以及身边事物;
能触动读者的心灵,给我带来文学的乐趣。
曾有个朋友说,真正的写作,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是一种单纯的喜爱、洁净的创作,无关酬劳,无关声誉,无关结果,所有的意义,都在字里行间,获得的东西是无价的,纯粹的
①写作可以锻炼思考和分析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升我们的判断力,以及锻炼我们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
②写作使灵魂得到充盈,在纷杂世界中心境获得有一方宁静水土。
③写作中我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更深更广领域共同探讨和分享喜怒哀乐、干货技能、交流心得等。
或许我终其一生也成不了作家,但是我想,我的坚持,始于足下。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追求心中梦想的“作家”。
但是点赞量目前我还是去需要的嘻嘻
莫两袖清风,留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