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拉黑了一个时常联系的同学,电话与微信全部拉黑,彻彻底底,并非我太过决绝与冷漠,而是我发现三观不一致的人真的很难相互理解。每次与他聊天,总觉得他负能量满满,他抱怨着周围的一切,羡慕着那些比自己过的好、工资比自己高的人,看得出他不满于自己的现状,所以每次我都会耐心地劝他心胸要放开阔些,不要拘泥于眼前利益得失,不要只看得到别人光鲜亮丽的外在,不要事事都与别人比,不满当下的生活,那就勇敢地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经历得多了,眼界开阔了,也就淡然了。
此外,我还把自己平时喜欢看的书和一些学习软件分享给他,我希望他能分散下注意力,浮躁时能静下心多学习学习,提升下自己,可他竟说读书纯属浪费时间,看的都是些毒鸡汤。最终让我决定将其拉黑的是那句:你一直学习这些我也没觉得你有什么改变,有什么提升呀,还不是和我一样,混的那么差,活的那么累。是呀,成年人的世界,又有几人能活的顺遂,面对不如意的生活,但我们可以选择适宜的心态,追寻不同的生活状态,心穷的人谁也拯救不了,还是趁早远离的好。
远离那些与你三观不一致的人,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在慢慢变好,前进的道路再也没了阻挠。以前总听别人讲,一个人生活的圈子和环境很重要,当时我对这句话的感触还不是那么深,直到年初我决定离开那个生活了五年的城市,只身来到上海,我才体会到什么叫有追求地活着真好。
2017年毕业后,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选择留在了那个熟悉又安逸的城市,工作近两年,最终还是因为难以忍受那养老式的生活而决定离开。每天机械式地工作着,与同事聊着各种八卦新闻,听领导吐槽着老板安排的工作任务,拿着那堪比养老金式的薪水,生活拮据到快养不活自己,还在期待着那一年两次几百块钱的涨薪。当你觉得这种生活百无聊赖,想冲破被禁锢的牢笼,周围人会告诉你,所有的工作都一样,要接受现实,要学会知足,要趋于安稳,你已不再年轻,你已过了追梦的年纪,你该回归家庭了,一个女孩子找个条件差不多的人成了家,想上班上班,不想上班在家带带娃,轻松又自在,何必再去外面瞎折腾,你看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是呀,结婚带娃,这是难逃的宿命,我也想就此认了命,可怎奈今生所期待的那个人还未出现,我又不甘心选择将就,不管他是迷了路还是堵了车,我愿意在此傻傻地等,等他回首,等他在某个路口将我忆起。
远离那些与你三观不一致的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找寻真正的自我,坚持做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浮不躁,免疫外界的一切干扰,不人云亦云,唯唯诺诺,不随波逐流,浑浑噩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