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日色渐暖。闲暇时我常去桥头公园,在树荫下沏茶闲谈。某日寻得一处清凉,抬眼便见一树缀满月白穗花,浓香氤氲间,对植物的好奇骤然萌动。急忙下载识花软件,却因频繁收费闹得心绪不宁——旁人使用皆可免费,为何独独我的手机要付费识别?转请友人帮忙,答案却飘忽不定:时而说是菩提树,时而断为樟树,而识别率最高的竟是菩提树。内心不禁雀跃,原来我已在菩提树下品茗多回。更妙的是,那菩提花形貌清雅,白绒绒的花序温润似玉,香气沁人心脾,令人沉醉。于是很快草就随笔《菩提树下喝茶》。
今日约老杨夫妇同游,特意提起那棵"菩提树"。老杨兴致盎然,欲一睹真容。车停稳当,茶席铺就,我指引他仰观那株荫蔽我们的"菩提树"。老杨凝视良久,搁下茶杯取出手机细细辨识。片刻后他自语道:"倒像菩提树,但细看又不像,许是椴树。"我接过话头:"椴树我见过,树干通直,树皮光滑许多,分枝也不似这般形态。"老杨的手机在枝叶间反复扫描,最终笃定:"是网脉丁香。"我忙不迭上网比对,从树形、花姿、花色到叶片脉络,竟与网脉丁香的特征完全吻合。天哪!原来我竟将网脉丁香认作了菩提树。
网脉丁香也叫日本丁香。其学名为Syringa reticulata,是木犀科丁香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网脉丁香因叶面具有稍凹陷的脉纹、触感粗糙而得名,是该物种的拉丁名意译。日本丁香则是其常见中文别名,主要因其原产于日本或被广泛种植于日本而得名。它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而不是一种灌木。可达12米高,很少超过15米的高度。喜光,喜阳,喜欢土壤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环境,是庭园栽种的著名花木,极具观赏价值。
开花时间春末夏初,花两性,其硕大而艳丽的圆锥大型花序会遍布整个植株,白色或乳白色,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果为蒴果,种子微扁有翅。此外,它的叶可以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民间多用于止泻,对弗氏痢疾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效果较强,用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程短,退黄作用显著。
公园里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木静默生长,此事让我顿悟:自然之美值得敬畏,认知更需严谨。此后面对一草一木,当以谦逊之心求索,切不可臆断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