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闲暇时间看了陈静静博士《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这本书后,结合最近的读书、学习,我感触最深的首先是这些老师们的“研究力”。我们经常在做的是跟随着经验走下去,可是他们不,他们会思考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好不好?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陈静静博士用精彩的实例为我们解答了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学习、真学习,但其实又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老师如何去真学习、深研究呢?要想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实现学生的真学习,老师的备课就必须深下去,考虑到方方面面,实现精准备课。同时,在日常教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得过且过,也要多多思考其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上课时间不够,总觉得一节课40分钟太短了,有些问题还没有厘清怎么就下课了呢?也明白应该把时间更多的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去探究去提问,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终于,我在在昨天的学习中,找到了答案。是我对学情不够了解,课堂上还是教师中心、经验中心,总是在想我要把所有的东西给到孩子们,没有给孩子们自主思考的空间,结果就造成了流于形式的科学探究。
这让我意识到要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必须从老师开始改变。首先要做一个能够倾听的老师,得知道学生的难点和困境。从学生学什么为出发点,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懂得取舍,课堂组织才能详略得当,将时间集中在可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点。学习共同体的应该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的中间,用自身的倾听姿态和语言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安全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能够大胆的去创新去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