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每次觉得自己能量变低的时候,都是会对自我产生怀疑的时候,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会觉得自己是否会显得不太合群,是否实际内心里其实也是在意他人的看法,但表面上又装作云淡风轻。
其实当我在定投课堂里待的越久,我就越能体会到,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本来就是什么样的人,拨开表象和那些所谓的看似繁华,静下来的时候,你就是怎样的人。
你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丝毫无法得到伪装。
你是爱热闹,还是爱安静。你是愿意成为中心和焦点,还是愿意只待在自己安静的角落,享受着自己内心的平静。
其实让我自己感到纠结的地方可能在于,本质上,骨子里我可能就是一个不太那么爱交际的人,又总是担心自己脱离这个圈子,或者远离焦点。
这样的纠结明知道是没有意义的,却还是会偶尔不经意间跳出来,扰乱我的思绪。
每当我变得有点着急,心态就会没那么平和。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踏实坚定的往下走。
我不是话唠,也没有那么爱表达,甚至是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感情需要去表达。对家人是这样,对朋友是这样,对自己也还是这样。
写作让我更好的审视自己的内心,让我把我内心觉得不舒服的感受通通写下来,一点一点的梳理清楚。
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自己感受到不舒服?这个原因重要吗?必要吗?能否改善?
我知道,此时表现型人格又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溜出来了,而我明确的知道这一点,就是他人如何看待并不重要,自己的成长最重要!
看到自己每个月的总结,让我清晰的知道这个月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且值得被记录的事情。也通过每天的复盘,让我这个记性不太好的人,当过了很久以后,也依然能够凭借自己记录下来的内容,回忆起当天的重点。
这也就够了!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的走,稳稳的走。
我们又不是为了要一天两天成为怎样的人,而是为了长长久久以后成为怎样的人。
这种感觉投射到投资领域里,就好像,你既想要短期的快速收益,又不想忍受熊市期里的漫长等待。这怎么可能呢?
未来的巨大收益都来自于漫长的熊市。那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是一样的。高光时刻都是短暂的,平淡才是主题。
那我又有什么觉得不舒服,自我怀疑的呢?周期的起伏变化才是常态啊!
当我把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通过自我察觉的方式想清楚,并且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已经释然了!
你无法写出你感知不到的事物,是啊!如果我不是这么想,我就写不出。
把注意力收回来,放到自己的身上,放到自身的成长身上,日子还长,急什么?
成长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要去自己理想中的远方,是为了成为那个自己心目中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