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57起床。
生命是一段又一段的旅程,有时上行,有时平行,有时下行。或欣喜,或安宁,或沮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一步步活过。
生命即将落幕之时,主角的修为可见一斑。善终不是庸碌者所能达成的。
年轻人有幸得遇主角离场,演好了“配角”,是极有可能获得“善终”的。
昨天清明回老家,对生命有了新感悟。
二、继续读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123-151)
人类以前学习的基本途径是试错、体验、观察,现在又加上了“阅读”这一更为快捷方便的重要方式。
与科学一样,宗教也是人们用来“思考”、 “解释”这个世界的工具,只不过,在解释物理世界方面,现代科学已经逐步代替了宗教。当前宗教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更需要它的方面——人文领域。
在茫茫而又无限的宇宙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所以,我们需要“信仰”、 “希望”、 “爱”、 “奇迹”,甚至 “怪力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 “必要之幻觉”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能心安。
由此可见,讨论很多人热衷的 “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究竟是怎样的”或者“爱因斯坦究竟有没有宗教信仰”之类问题的意义不大。因为,爱因斯坦也是人,他也一样会心存恐惧或者敬畏,他也一样要面对未知——即便他知道的比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都多得多,可他已知的一切与未知的一切比,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所以,就算他有信仰,也并不令人惊讶;就算他有信仰,他信奉的也肯定不是那些拒绝科学的人所信奉的神。
所有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主义。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经验主义者,原因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所有的人获得知识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 “体验”。 “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指能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文章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国的语文教育忘记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人类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除了 “文学”,文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如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而且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 “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若把学习中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我们最终根本不可能收获满意的进展。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曾经的放弃,往往不是因为没有毅力,只是因为对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错误——在频繁失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居然坚持了那么久,我们原来是这么地有毅力啊!
三、翻完拿破仑·希尔《思考致富》。
这种书,缺乏逻辑性,拉拉扯扯,漫无头绪,实在读不下去。
同时读几本书,晨起选书来读,手会不由自主地拿起那本最中意的,渐渐地,有些书掉队了,有些书则早早地被读完了。
实践证明:1.名不副实的书不少。虚名远播,走近却不过尔尔。中文,外文皆有。2.不对眼的书不少。就像相亲,纵然打扮时尚,却不入“我”之法眼。阅读趣味、个性癖好使然吧。3.翻译书宜慎买。文化背景不同,言说的底层代码不同,隔国如隔山。加之译者如果是半瓶醋,则直如一盆东北乱炖,鸡兔同笼,乌七八糟。可以先按目录下电子书中极为关切的部分试读,然后再作决定。4.不强读,不合则弃。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看不上眼,那就不必强求。什么样的书读后受益无穷?就是那些与你的个性气质相投的作者写的书。看不上眼,就意味着读者与作者性情、趣味不匹配,甚至说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