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学设计大赛《碳的氧化物》教学反思

一、比赛前准备

两个星期前,区教体局确定了化学选题范围:《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我选的讲课题目是《碳的氧化物》。

我在2021年参加过省农村优质课,当时精心制作过本节课,今年再次进行修改。

导入一定要新颖,还要是正面情境素材。我选取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本来下载了一个视频,但是觉得时间较长,就改成了冬奥会速滑馆的照片。

内容又进行了重新调整,比如:当堂检测的题目、作业布置,还有新颖的化学结束语。

比赛当天上午,我还用定时器卡了卡时间,大致10分钟左右,还写了一篇逐字讲课稿。

二、正式比赛

1.模拟讲课

2点到达比赛地点,然后拷贝课件,试一试播放课件上的视频,发现可以正常播放。准备好课件后,开始抽签,我是4号,一共7个人。2点半开始比赛,模拟讲课10分钟+答辩2分钟。

整体发挥还算正常,但是时间把握还是不好,超时了,还剩当堂检测和布置作业环节。其实在计时员提醒还有2分钟的时候,我可以加快速度,或者中间少讲一点就可以了。

板书设计也很简单,就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板书内容肯定要占用时间,毕竟时间那么紧张。

2.答辩

实验中学化学教研员孙老师提了两个问题,非常简单。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讲解的?

我说,本节课的难点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个实验,学生不好理解到底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我先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然后让学生做实验,也就是我设计的创新实验,实验现象是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

3.领导点评

(1)教研员点评:

导入图片、视频,二氧化碳制冷剂比较新颖。让学生闻味道,这个“味道”是不是不太合适?应该用“气味”。学生实验比较多,课堂容量太大,感觉学生接受不了。如果是我的学生,估计就不行。

(2)张主任点评:

提出了三个问题让老师们思考:你是如何看待这次比赛的?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新课标理念如何体现的?

注意事项:不要超时、板书要完整,作业布置,讲课要熟练,教学设计是核心素养目标。

(3)我校化学张老师:

你是如何处理学生实验多、费时间,与教学任务时间紧之间关系的?

三、课后总结

1.课堂容量太大,需要删除一两个幻灯片,或者删减讲课稿台词。

2.时间把握还是不够精确,超时了。以后再参加无学生的模拟讲课,一定要提前试讲,并多次练习。

3.板书设计可以再精美一些。网上提前购买几个磁力黑板贴,课前把内容写在上面,上课直接粘上去。

4.课堂导入可以换个,这个“2022年北京冬奥会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虽然是新科技,但是不够吸引学生。可以把拍摄的“我把干冰带入课堂”视频放在导入位置。

5.当堂检测可以用中招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