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34,10-6-2,万章章句下6-2》
【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
曰:"不敢也。"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
曰:"抱关击柘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
今天是丁酉年己酉月壬子日,八月初三,2017年9月22日星期五。
上一节,孟子讲到自我身份认同的观点,读书人的清醒与分寸,寸寸精微,分毫不差。读书读到这份上,就值了!
这一节,万章问,反正结果都是接受,形式还有意义吗?无论是接受别国国君好心的薪酬待遇,还是接受别国国君的福利周济,都是接受了他的粮食,读书人却不接受薪酬待遇,只肯接受福利周济,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因为不敢。
万章追问,这个不敢又是什么道理呢?
上一节分享过读书人的不敢之心,不是性格缺陷,不是被动承受,而是独立人格的主动决择。这一节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直指守护原则绝非易事,读书人会因此将自己逼到墙角,这么难,也不悔,这是真独立,真自主!
孟子说,从君和士两个人的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清楚了。君的角度,他需要用不同的标准对待平民和官员,最简单的,如果百姓和官员他都发工资,国库就破产了。做为官员,既使微如守门打更的,也有一定的职务,自然应当接受上面的供养,这是官员的本分,也是国君的本分。
而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就是平民,平民就该自食其力,平民就没道理领取发放给官员的工资。如果作为平民的读书人领用工资,就等于把自己当成了官员,这是越礼犯分,是不恭敬的表现,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钱了。
读书人两头不靠,上不攀比流亡诸侯的待遇,下不接受官员的待遇,就有这么难。就算这么难,也不装糊涂,绝不苟取,这就是读书人独立自主的人格力量。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