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战争题材片还挺多的,把《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拿来观摩,之前一直想看来着,却又未敢打开,害怕电影的场景太过于血腥暴力,不忍心看到战争下流离失所,被杀害的同胞们。画面太过于真实,太胆战心惊,让人难以释怀。果不然,观摩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泪水在眼眶不停地打转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出自晚唐杜牧的诗句,描写了一群浑然不知国破家亡,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人们。可是在这里,弹奏着琵琶的女人,歌声哀婉,琴声悠扬,她们正打理装扮成着学生的模样,代替女学生们,去奔赴日本人的集中营。小鬼子能安什么好心思,去了就回不来了。
在这部电影里,战争的残酷被揭露地淋漓尽致,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南京城,那个被日本攻陷以及杀害了无数同胞的城市,鲜血染满了整个南京城,这里有很多人物特征鲜明的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莫属于玉墨,她的妩媚妖娆独特气质使她整个人在人群里脱颖而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是她起着沟通的作用。
面对日本人的残暴行为,中国将士军官没有畏缩,战斗了最后一刻,不到最后一刻,我们绝不放弃!哪怕自己的躯体被炸的粉身碎骨,被残害的支离破碎,也要多杀死几个日本鬼子,在抗争中,中国军人显露出了视死如归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电影的最后,十二个女学生在洋人神父的帮助下得救了,没有刻画出秦淮河女人们最后的结局,我自己私下里偷偷去看了看小说原著的结局,小说里活下来的只有玉墨,其余十二个女人最后都惨死,无一不遭受日本人的迫害。
小说里女学生孟书娟远远的叫着赵玉墨的名字,转身而来的赵玉墨已经整了容,风姿不如之前的万分之一,缓缓道:“赵玉墨是谁,我不认识她。”一股热泪打在眼眶,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震撼。
小说里的故事是有真实的事件根源的,在倭寇不断的威逼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妇女同胞们,纷纷举起双手,愿以自己的身躯去换取同胞们的幸存,愿意去一场有去无回的征程。这一幕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痛恨日寇的暴行和猖獗。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的国家逐渐强大,我们再也不会过上剥削压迫的日子,再也不会受尽欺凌折辱,我们中国人站在国际舞台上,也是有响当当的话语权。谁敢欺负中国人,我们必将让他偿还十倍百倍的代价。正是有这样的先烈,可可爱爱的人们,我们才能够生活在美好的时代,一个可以施展自己羽翼,展翅翱翔的年代,且行且珍惜,活着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