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需要一个销售人员,给我讲了他的工作,有一系列的分销抽成,貌似是很优厚的条件,一件商品的利润被几层抽成。虽然条件优厚,我却高兴不起来。一件商品的利润被数层分销,消费者真正买到所花的钱,除了商品本身的价值,还要为这么多销售人员的工资埋单。不禁感叹,如果商品出厂后不用在流通销售环节上花这么大代价,直接流通到消费者手上 将会释放多大的价值啊,多少人山区的孩子又能过上正常的生活,非洲将会有多少难民免受饥饿。扯远了,拉回正题。
最近再看一本《乌合之众》受益匪浅。
仔细考究我前面想法的可实现性,至少所说的那种商品流通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完善,地球早已成为地球村,企业可以很容易的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很多人手上,消费者面对很多产品也不知道该选哪个,于是只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送到自己眼前的。在这种大环境下 厂家就必须把工作的主要内容,放到营销上,营销成本成了企业的主要成本,这些成本当然也是由消费者来埋单。
企业坚持做产品而不把成本投放到营销上的话,就回面临产品虽好 可无人知晓,更谈不上交易,他们面对市场份额被瓜分的现状,要么改变自己 跟他们一样,要么死。
到最后,只有做好营销的企业才活了下来。最为典型的企业就是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旗下的产品脑白金,绝大部分的成本都砸在了广告上,洗脑式的广告,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熟悉他,每年的销量也就非常之高。虽然他的主要成分只是褪黑色素 只有增进睡眠的功效价格如此之高、虽然他也不停被多个打假栏目报道,但人们仍愿意买单。为什么?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恶性循环?
人们只愿意为熟悉的、周围的人都知道了解的东西埋单,而不一定会为真正需要的东西埋单。这也就是只做产品不营销的企业不可能存活的原因。人们一方面抱怨着企业高昂的利润剥削着消费者,另一方面又受群体心理影响促成着这种状态形成的基础。
脑白金也曾考虑过降低产品价格,但仔细推敲此举只会降低产品档次,迎合之前打假的报道,造成销量不增反降,价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
乌合之众中说道:人在群体中自我人格会暂时消退,受无意识本能支配(详解),且在群体中价值取向趋于一致。一旦在群体中形成一种印象,是很难改变的。这也是许多奢侈品价格虚高,可仍有人愿意为他埋单的原因(因为这个产品已经在群体中形成了高贵、华丽等等美好的词的印象,虽然每一个个体都知道这个产品和其他好产品也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