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从安徽农娃到撑起家的中年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安徽农村娃,该算是最早一批从农村闯进城的青年。我们这代人,恰好赶上中国发展最快的四十年,亲身参与了从“没有电子科技”到“生活处处是电子科技”的巨变。小时候全村没几台黑白电视,如今液晶电视早已走进家家户户;吃过一毛钱的冰棒,点过昏黄的煤油灯;夏天全家挤在门口的露天场地睡觉,麦子熟了就去地里捡遗漏的麦穗;交学费要靠粮食抵,七岁起就跟着家里农忙、做家务。穿的衣服鞋子从没有新的,都是父母亲手做的,那时候总觉得样式丑,可裹在身上是实打实的暖和,连风都透不进来。上学的清晨总遇着浓得化不开的白露,走着走着头发、眉毛就结了白霜,裤脚也被打湿,往往上到第二、三节课,脚才能慢慢捂干。


时代跑得太快,快到我有时恍惚,竟记不清自己的青春是在哪一刻悄悄溜走的。我没什么学历,一直做着社会底层的服务工作,全凭力气和时间打拼,可我从不觉得渺小。我们这代人,本就是中国四十年高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实打实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十六岁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就背着行李外出打工了。不是不想读中专,是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而我从踏上打工路的那天起,就没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家里也没能力给我任何托举。第一个月工资发下来,我一分没留全寄回了家。全家六口人,妹妹、爸爸和哥哥存不住钱,能攒下钱的只有我、妈妈和姐姐。就这么打了几年工,终于帮哥哥盖了房、娶了媳妇,还还清了家里的旧债。

零几年在外打工时,每次凑在公用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问妈妈最多的就是“账还清了没”。听妈妈说还了多少、还剩多少,我就默默在心里盘算,还需要再干多久才能让家里彻底松口气。那代人不擅长表达感情,剩下的叮嘱也多是“吃了吗”“穿暖了没”。我从小就懂事,在外面打工六年,没谈过一次恋爱。—是知道谈恋爱费钱费时间,二是见多了背井离乡的苦,不想重复妈妈远嫁的老路,更怕自己给不了别人安稳。也正因这份懂事,父母对我很放心,哪怕我半个月不打电话,他们也从不操心。

可我心里一直装着家里的债,那不仅是压在父母心头的石头,更是我童年里挥之不去的牵挂。一想到父母为钱愁了半辈子,我就不敢乱花一分钱,更不想看到妈妈皱起的眉头。妈妈身高一米六八,性格高傲,哪怕家里再穷,每次出门都穿得整整齐齐,衣服搭配得妥帖,头发也精致地盘起来。她是山东人,远嫁安徽后没有娘家帮衬,独自养育我们四个孩子有多难,我都看在眼里。每次看到邻居家逢年过节有娘家人来送东西、凑热闹,我都能捕捉到妈妈眼里一闪而过的羡慕。那是藏不住的思家之情,也是身处异乡的孤单。可她是家里的顶梁柱,从不会把脆弱露在外面。我知道,只有在娘家人面前,她才能卸下担子,做回那个能撒娇的女儿、能依赖的妹妹,可山东到安徽太远了,当年经济不宽裕,交通也不便,只有绿皮火车,就算到了安徽,还得转四五趟车才能到我们村。外婆从我记事起就没来过,大概是年纪大经不起折腾,大舅也只来过两次。

那时我每月都去邮政局寄钱,起初是姐姐陪着我填汇款单,后来慢慢就熟练了,能自己独自办理。工资几乎全寄回去,最多留几十块酒水提成,或是两百三百的奖金当生活费。单位管吃管住,我不爱打扮,也不买零食,想着忍一忍就过去,自己再难,也比不上父母的难。有时单位发苏果券,我也舍不得用,攒着买微波炉、电磁炉,趁休假时扛回家。同宿舍的人常喝蓝色盒子的光明酸奶,450毫升一盒,那是我从没尝过的味道,心里很想试试,可一想到价格还是忍住了。不是酸奶不值,是我心里的“穷”还没过去,总想着多省点钱,就能让父母少受点苦。

如今我已37岁,结婚生子,终于从被父母疼爱的孩子,变成了给孩子爱的大人,也真正懂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和老公每月工资前年也涨了加起来有两万,他把工资全交给我,我每月只给他留800块生活费,自己的花费如果不买衣服更是控制在800块以内,可钱还是不够用。这个月女儿非要报跆拳道课,4000块30节课,她是真的喜欢,我舍不得让她失望;老公父亲有8个兄弟姐妹,我父母也有4个兄妹,一大家子人,总有想不到的人情往来,今天他家孩子过生日,明天他家父母生病,这些都避不开,一花钱就打乱存钱计划。

结婚六年半,我们存了一定的积蓄,在小镇有一套90平的房子,还有一辆十几万的奇瑞星途,没房贷没车贷,只有一个女儿,按说该轻松些,可我还是改不了精打细算的习惯。从没大方地在饭店请自己吃顿大餐,也没买过一身高质量的衣服。老公总说我“太抠”,劝我活得潇洒点,甚至提议去城里置换一套房,可我不向往城市的热闹。小城镇有小城镇的慢节奏和舒适感,对我来说,钱握在手里才是最实在的安稳。父母那代人刻在我心里的“省钱”观念,怎么也甩不掉,有人说这是“贫穷的后遗症”,可我知道,这是吃过苦后才懂的底气。

我们不再年轻,上面有6个老人要照顾,只有我自己省一点,才能对父母、对孩子宽松一点。每年老人和孩子的生日、节假日,我都会提前计划,给他们准备惊喜、补贴家用,年底还会给老人孩子添新衣服、置办年货,从不落下。能让他们过得轻松些、体面些,就是我努力工作的意义。我不想让女儿像我小时候那样,被“穷”困住思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只是要多干活,更是心里要早早扛起压力,这种禁锢,我绝不想让她再经历。可我们这代人的苦,下一代终究体会不到,就算跟她说起,她也想象不出。

37岁本该是壮年,可我已经有了白发,牙齿有了缝隙,法令纹也深了。以前总觉得衰老是很遥远的事,可这些痕迹都在提醒我,我的青春早已过去。有时会害怕,会不甘心,还没完全做好和年龄和解的准备,可幼时捡麦穗、青年在电话亭算债务、穿着妈妈做的暖衣奔跑的日子,却清晰得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或许,我这辈子都改不了“爱存钱”的习惯,但我不后悔,正是这些“不潇洒”,撑起了我和家人的日子,也让我从当年那个安徽农娃,活成了自己想要的“能扛事”的模样。

临近过年给家里老人带的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成 长(修改稿) 夏天 中午 小巷 1966 年,某城的一条小巷里,四个穿着裙子的五六岁的小姑娘从上坡的...
    Millie桃花源记阅读 24评论 0 0
  • 雨中的父亲 那一年发大水,我家乡又处于长江中下游,许多农田被淹,父亲为挽回一些损失在沟渠里撒网捕鱼,可那时水温很低...
    c85fee751efc阅读 29评论 0 0
  • 今天早上送乔治去学校用了电瓶车,我觉得我可以送完乔治送紫萱的,可等电梯,取车都要了不少时间,结果还没走路快,送到红...
    小白拾光阅读 17评论 0 0
  • 投射我儿读书明理,修身做人,每天情绪平和稳定,阳光快乐,越来越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投射我儿成为更好的自己,多...
    花开生两面阅读 13评论 0 0
  • 当面对寒风没有再感觉到冷的时候,当咳嗽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销声匿迹的时候,我的一切都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生活回归到...
    陌上萍子阅读 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