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任正非内部讲话》有感 一

本周读了《任正非内部讲话》第一章中的“让 2000 名研发专家出征海外,华为在担心什么?”以及“跨出国门,成为一家国际性企业”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感受。

华为派出2000 名高级研发人员和专家奔赴全球各地,这一举措在当时震惊了不少人。任正非在动员大会上激励大家,“时代呼唤英雄儿女,只要组织充满活力,奋斗者充满一种精神,没有不胜利的可能。” 这让我感受到,华为的危机感绝非空谈,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华为已然明白,在通信市场逐渐逼近天花板、ICT 融合变革的关键时期,仅靠过去的经验和模式是行不通了,必须主动出击,到全球市场去挖掘新需求,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2000 年华为首次鼓动员工赴海外时,华为的处境艰难。当时国内市场受挫,而海外市场又充满未知。任正非先生回忆,“2000 年五洲宾馆出征将士的送行大会,我们打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大标语,充满了一种悲壮,其实我们那时连马革也没有。” 从这句话中,我深深体会到华为人的决心和勇气,他们在没有太多资源和经验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跨出国门,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种破釜沉舟的精神,也正是目前我在做的美术项目所需要的。之前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相信只要跨出第一步一定能够迎来新的曙光。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华为的战略布局清晰而坚定。先深耕发展中国家市场,积累实战经验,就像在肥沃的土壤中扎根,汲取养分;再进入欧洲、日本等高端市场验证技术能力,如同在严苛的环境中历练,提升品质;最后突破美国市场,向全球宣告自己的实力。这一步步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却充分展现了华为对通信领域全球竞争规律的深刻洞察。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此次大规模地派遣研发专家出征海外,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一次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级人才流动为年轻研发人员留出上升空间,让整个团队充满活力。就像任正非先生所说,“我们除了在市场战线要获得成功外,在技术战线我们也要有所作为。”这意味着华为深知,只有在市场和技术两端同时发力,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的华为,已然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巨头,但它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华为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任正非先生直言,“云化是我们不熟悉的领域,亚马逊未来可能成为电信设备企业的最大竞争者,华为还非常小,未来是否有做小弟的资格还不知道。”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让华为不断投入资源,探索新的技术和市场领域。

回顾华为的全球化历程,我不禁思考,目前美术项目应该如何去做?美术市场不是一个新兴市场,而是一个红海市场,在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下,应该如何向华为一样,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找到新的机会点,让美术项目能够快速的脱颖而出。在团队建设方面,如何能够为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激发员工潜力?是否能够在技术层面有所创新,探索未知领域,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主动出击,寻找新的机会,华为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勇气、智慧和拼搏的奋斗史。它让我明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敢于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的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拥有像华为人那样的精神和决心,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