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朝大乱时期,有这样一股势力冒了出来— —琅琊王氏,他们势有取代皇族之意,最终却选择了辅佐司马家族。其中的武力担当就是当代最骁勇善战的— —王敦。
王敦是一个雄爽霸气、自视甚高的人,据《世说新语》记载“帝令取鼓之,于坐振wa袖而起,扬搥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旁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这是“王大将军”儿时的性格,豪爽,鼓声中都透露着英雄气概。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王大将军自我评价如此之高,必然是一位英雄好汉。
王敦是一个残忍、毫不心软的人,据《世说新语》记载“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这里更加突显了王大将军的残忍,可正因如此才能看到军人的勇猛果敢,好勇斗狠。
王敦是一个雄情爽气、仪态俊伟的人,据《世说新语》记载“恒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一坐叹赏。”王敦的雄情壮志在这里表明的十分明显,也让后人为之赞叹。
乾隆帝曾说:“晋氏君臣,崇尚浮虚无用之词,风俗既薄,天下浇然。故王敦、苏峻、桓温、王恭、殷仲堪辈迭起为乱,向非王导、温峤、陶侃、谢安数君子,则晋防乎不国矣。”— —《东晋总论》,世人都认为王敦是乱臣贼子,是叛徒,而我不这么认为,他起兵反叛是看不起司马睿的懦弱无能,并不是想霸权,王敦也曾写过:“倾室谁如驸马多,老来犹起缺壶歌。豺声未振枭先惧,蜂目轻窥鼎欲挪。姑孰溪前一泡溺,石头城下万重波。可怜便就阿衡事,又奈天来白犬何。”也更加突显了他的英雄气概。
虽然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但二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王导尤能忍事,善于斟酌。王敦胸有大志,雄爽霸气。不管怎么说,二人的性格都让人为之叹服,尤其是王敦的雄情爽气,是乱世之下极少的品质,但同时这种皮质也导致王敦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王敦的残忍与骁勇善战是一个军人必要的性格,一旦缺失,处境只会越来越危险️。但在乱世之下,最重要的是军权,谁掌握了军权,谁就有能力讲话,甚至与皇帝对立,但还好,军权最终没落在贼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