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恒顾问 刘保松
定位——我们聚焦于学习实践与落地应用,而不是资讯、知识的传送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错配与冲突。
冲突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的互相干扰。有选择、有偏好就会有冲突。
比如,环保——雾霾,收入——房子,家庭——事业,素质教育——升学考试,美食——肥胖。。。
观点:冲突产生需求
从市场营销的策略、流程看:
首先,是基于人性的需求洞察—(画轮廓)
接着,是设置场景、创造冲突,激发客户内心深处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打基础)
最后,是营销的标准化流程、营销及谈判技巧、客户关系管理与优化—(应用、实践)
人性本身充满了“冲突”,冲突是获得成长的机会,有冲突就有解决之道、满足需求。
一句话,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之间蕴藏着冲突。有了冲突,就有解决方案;解决冲突,就是营销的根本所在。
《冲突101》一书中,把冲突的来源归于五类:1)信息冲突,2)兴趣冲突,3)结构性冲突,4)关系冲突,5)价值冲突。
现状:对于受儒家文化滋养的东方企业及个体来说,中庸、和谐是受人尊敬和向往的。
一般情况下,为了和平、利益和人际关系的平衡,大部分人会主动规避冲突、选择隐忍。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让客户感觉舒服、不纠结,这就是一种解决方案。
莎士比亚说:冲突产生了戏剧(憨豆先生、蜡笔小新的热播就是冲突设计的最佳注释),在于制造跌宕起伏的剧情与高潮。
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下,出于商业利益、人际关系,需要创造“冲突”。
应用:营销的冲突在于制造价值。营销人员需要具备慧眼、洞察客户需求,方法策略:
1、找反义词——有冲突的地方,就需要解决方案。
2、树立矛盾——产生强大的张力。
3、逆向思维——太多人走在正常的道路,太少人走在创造的路上。如,极简的iphone。
4、男女冲突——钻戒卖的贵,它可以解决男女之间的冲突。
场景:最近几年为金融行业服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以下“冲突”场景——
1)大型央企、国企,行业、区域领先企业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资金投向、需求不是非常强烈。它们获得银行信贷成本低、额度高,有时是出于维持与商业银行的关系而保持信贷需求(比如,万科、格力电器账户上存在800亿左右的现金储备)。
这就是资金错配,与金融支持企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一个"冲突"。
2)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成本非常高(基准利率上浮30-50%是常态,还不包括各项理财产品、存款的搭售)、额度地,正常情况下,还需要企业决策者的个人房产抵押。迫使它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放款快捷、成本奇高的小额信贷,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企业盈利与转型升级。
这就是中小微企业对于资金渴求与商业银行惜贷导致的"错配"与"冲突"。
3)一个师兄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建设银行信贷部,前几天沟通时说到:最近PPP非常符合大政方针,所以地市分行给了皖北矿务局500亿授信额度。国家一方面在煤炭行业去产能、去库存;另一方面,大行再使劲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严重过剩的行业。
唯一的解释就是:大企业风险相对小。什么转型升级、扶持新兴产业。。。在我的一亩三分地、和我有关系吗?
创新点:在面对大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与风险控制的“冲突”时,有没有一种类似出口保函的产品?
它一方面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呆帐、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切入新增渠道与客户。
现在,银行系保险公司、保险系银行已经慢慢成长起来或者互相参股,这一切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联手获取、分享信贷客户的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及识别可能的骗贷、骗保行为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是相关金融机构的管理层有没有外力、意愿去推动产品开发与创新。
【一句话点评】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资源有限、需求无限对立状态下,我们时刻被商家、客户、身边人映衬和对比,产生纠结、冲突(宗教、种族、文化、地域和正邪冲突)。俗话说“都是自找的”。
——刘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