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梳理
今天我们想要什么?
首先我们今天想要对于如何的释怀如何的关注当下进行处理,其次是对如何更好的预热为实行的准备进行处理,还有就是对于如何的安排不同的时间进行尝试和处理。
我们希望参照什么样的标准,有什么样的改进,或者说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在上一周比较良好的时候,也是在上午花了一些时间去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准备,花了两三个小时进行准备,然后去对于内容进行细分和分解,之后对于他们在进行具体的实践和推进。
我们希望自己在上午的时候能对于之前情绪的问题进行更好的结束和总结,有一个粗糙的句号,不要在这里无休止的停留。努力去简化情绪的框架和整个的流程逻辑,让他在滞后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去进行复用。
然后在中午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好的去对于那些具体内容进行利润和准备,对他们进行细分的规划,下面之前我们更加推荐一部在上周三周五周四的时候让我更快的推进,更快的进行分解和处理。
让我们希望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里都能更好的去进行处理和准备,所以相对上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提高。
上午的目标。
目的。
我们能比较好的对于这些东西进行一个整体框架的梳理和完结,把它弄到足够简便,能够在以后比较好的复用和对比。
细节。
我们对这些事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呃,语音的记录和思维的梳理,我们需要给他们进一步的进行简化,去把他们总结挣钱的那几条。可能在之后会更好的复用这些框架。
但其实我们对这些情绪的事情总是不知道什么样才是一个结束,什么样才能够算一个粗糙的句号,我们要接纳这种承担能力,更多的促进行动。
成果。
我们希望在最后的时候,能够在午睡之前有一个粗糙的结果,去把其中的逻辑去梳理出来,把其中情绪而是把整个的逻辑和框架调理清晰明确的处理整个完整的结果。
结果
我们花了一个小时,快速的对于过去的几篇材料进行了结构的划分和梳理,并将其统一在一个更加完整有力的框架下面。
并梳理明确了对应的一些疑虑和问题。
最后,我们用几句话进行总结
人不需要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负责,你现在有什么,想要什么,舍弃什么
相信生命的力量,一定会自己找到出口
抬头看天,低头做事,做好当下,无问西东。
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赶紧去做
最后的最后:
做到自己能做的,把剩下的交给命运
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有了很多进步
接下里我们又可以改进多少
下午的处理
我们能做到什么
我们经过了过去一个多月在非核心方面不断的进步,不断突破一个个小的问题和难点。
在多个行动问题上获得了0到1的突破,在多个认知问题上获得了更新的框架和与实践的结合。
尽管在这些与现实问题紧密相关的心理和行动问题上,还有很大不足,但是已经有了很多次成功的案例,有效辅助自己不断促进行动。
在我们在前两周的时候,逐步进入核心领域,直面我们最恐惧和逃避的事情。两周都花了一些时间进入状态,然后对于框架和逻辑进行了整理,对于图片和实验进行了梳理。并且在上个周末,更进一步,督促自己对于任务进行梳理,在规定时间内得到一个粗糙的结果。并将对于粗糙结果的接纳和行动的促进当成了自己最核心的量化指标。
我们一定可以在接下来的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恢复到初步满意的状态。
打好每一颗钉子,生命会自己寻找出口。
我们能够微笑平和的放下过去,放下未来,关注于当下,调整好预期,梳理好细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果。
分析框架
举例
目的:(最终)顺利毕业->发文章->文章里的一个图->尽快搞定周三可以和老板讲,
细节:1. 看下参考那篇文章图咋画的,2. 之前手里有个脚本做的差不多但是得改一改,翻出来看一看,3. 改到能出来和参考图效果一致就可以了,我自己要画的多一点可以想想怎么办,
成果:出个改好的画图脚本周三写个报告给老板交差
目的:
我能够做到足够博士毕业的工作-》我能做到发表论文的工作-》我能调整好预期,放下过去,抛开结果,投入工作
-》我们能在之前梳理积累的基础上,快速进入工作,让自己微笑平和地去做计划好的事情。结果没关系的,那又怎样。
-》我们能做到,能完成那些事情,有一个结果
-》能在周内的核心工作上,将之前督促行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方法迁移过来
-》能够在周五前,能对实验进行足够粗糙的处理,周五汇报给师兄。
细节:
- 上周已经梳理好了哪些图需要补充,按照顺序重新对于自己解说一遍。
- 明确第一个部分需要什么样的实验,什么样的程序和什么样的参数,给自己写出来
- 去进行实验。降低对于结果的苛求与预期,把数据收集好再仿照要求作图。
成果
- 文字叙述,每个图要干什么,做了什么
- 说明每个图要跑什么样的实验,什么参数什么程序,要导出什么样的数据
- 跑实验,保存数据,仿照参照对象进行作图
下午的90分钟
我们想要在60分钟里,先去坐一些机械的事情,让自己的脑子预热起来,然后再去进行更加深度的处理和整合。
结果
我们去看了看那些要修改的图,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想法。
首先熟悉起来了,开始对于那些内容心里有点数了。
然后开始思考,该如何优化这些实验调节方式。
- 我们首先思考,这些图需要什么数据,比如说结果1的图A是不同时刻,临界态参数随着临界态参量的变化。
- 我们要明白,每个点的数据,要在什么时刻取得;换个角度,每次实验能获得什么数据,在实际实验中,各个参数随着时间变化。
- 该如何收集和储存这些数据。任何数据都可以以张量的方式储存,而任何张量都可以拆分成多个向量,而任何向量或矩阵的都可以用Excel或者是tensorboard来进行存储。当然tensorboard矩阵不是那么合适。但除了多次重复,作图时绝大部分时候也就是多个向量,而不是矩阵。
- 所以,图A可以用tensorboard帮助处理,而图B图C图D都是以时间为坐标,天然适合tensorboard,只不过需要注意的事图D,不要以hist的形式,而是以均值加减方差的形式。
- 优先存储数据,然后才是作图。不要怕一时的麻烦,会省后面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