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

今天是2024年12月12日,星期四,多云天气,偶尔露出的太阳,有些惨淡。

上午,浏览《微信读书》,在榜单的飙升榜,看到推荐值第一热读的书《伍尔夫读书随笔》。

打开一看,有对此书简单介绍。这是一部读书随笔,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评论佳作,汇聚了她对多部文学经典的深刻感悟。

恰好我也正在写读书笔记,于是,就吸引到我,想借此学习一下。

有个习惯,无论看到什么样的书籍,只要感兴趣,必定要看作者简介。

我觉得,每一本书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作者的影子,她们的思想形成,和她们的经历密切相关。

通过作者的人生经历,就能感触到作者字里行间心情的跳动,还有想要表达的信念和观点。

介绍还说,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作家的敏锐洞察力,解读作品背后的情感与哲理。

一个“她”字,女性,让我对这本书的作者更是多了一份兴趣。于是,百度百科,开始了解“她”。

她,伍尔夫,一位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她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父亲剑桥毕业,一位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作家。

但她的一生,命运多舛。童年遭受同母异父哥哥的侵犯,直到多年后,她才揭露和控诉。这让她的一生有了无法抹去的阴影。

母亲去世,让她精神崩溃。她开始记日记。父亲的去世,让她的精神再度崩溃,想跳窗轻生。

再后来,她弟弟结识剑桥朋友来家里聚会,逐渐形成一个文化和学术的中心。自此,伍尔夫开启了新的人生。

伍尔芙夫和一群优秀精英切磋文学和艺术,无疑是十分幸运的。这个团体让她不仅收了友谊、智慧和信心,还收获了爱情。

团体将自由平等的精神灌输到她的心灵深处。她的文学创作由此别开生面,更加注重精神含量。

她的丈夫却用爱呵护着她,让时常疾病发作的她,能够一次次为爱而生。

伍尔夫在身体状态饱满时,不断的创作优质作品。因此,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女作家,在完成最后一部小说《幕间》,她预感自己精神崩溃即将开始,担心自己永远不会再有好转,就留下短信,用石头填满口袋,一个人投入她家附近的欧塞河,终年59岁。

看完伍尔夫的生平,让我瞬间想到梵高。他俩生在不同的国家,却饱受着共同的精神折磨。

《梵高传》,我正在读的一部人物传记。一个性情恶劣,被世人唾弃,被家人遗弃,被同行嘲笑的怪人,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和外界格格不入。

但是,他对艺术,却有着常人没有的痴迷。尽管他笨拙的手,总是难以画出他灵魂深处的画作,但他一意孤行,决不气馁。

尽管他一次次行走在崩溃的边缘,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和现实对抗,和那些潮流对抗。

他相信,他一定会留下一些什么东西。尽管他当时不知道他会留下什么,但当他用枪对准自己,结束不堪的生命时,他解脱了。

他解脱了精神上的折磨。但他留下了,留下了他想要留下的东西,那就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画作,不朽的杰作。

也许,有些人的降生,就是为了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才会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