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师范大学研修旅行第三天。北京的天气依然是雨。连续三天的雨后,北京的气温变得有点凉爽,但学员们学习的热度,却一丝未减。
和北师大宋教师来一波头脑风暴
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西南大学亚太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院,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宋蒦教授带来了精彩课程《乡村课程发展史》。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实地聆听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级教授的讲座。
“”课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最重要的是课程目标”。
推荐各位老师一定要好看一下布鲁纳的《目标分类学》。
以上两句话,是宋教授课程当中是我映像最深也是最有启发的两句话。
上午,在北师大京师大厦第六会议室,宋教授用接近三小时的时间,为我们带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讲座。在课程当中,宋教授从校本课程发展的背景、校本课程发展的原则、课程理念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台湾的同整课程,北京市中的跨界课程,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例子,使我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到校本课程的发展。
紧接着,在宋教授的引导下,我们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1.课程和教材,教学的区别是什么?请你明所教授学科中的例子来说明。
2.您觉得在您的学校及所在村,乡镇有没有可以运用到宁学科教学中的资源(地方习俗、节日、民俗活动、动植物、历史事件、人物、谚语),可举例说明。
3.对比右侧(资料)两种教学目标表述。您觉得哪种更为科学,为什么?
4.通过本次讲座,您学到哪些新内容?请至少列举三点。
在经过了激烈的讨论之后,小组成员又进行了交流分享。在宋教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们合作进行了一次时长十分钟的头脑风暴。在这次头脑风暴中,我很幸运,学会了很多课程设计的专业构思方法。
在今天上午的学习当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北师大教授的魅力。仿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一般,看到北师大来往穿梭的路人,竟不自觉的羡慕他们,羡慕他们能够在这个中国教师最高的殿堂学习。也让加深了我对校本课程设计的了解。
走进北京第101中学
下午,天空中依然飘着零零散散的小雨。100位乡村教师乘坐着大巴,来到了北京,第101中学。
刚进入校门,就被校门口八个大字吸引住。
石头上面写着八个大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步。起初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疑惑。 天空中的小雨还在继续下着,这位今日的参观添上了神奇的色彩。
在进入到学校报告厅后,第101中学的校长助理兼教务主任在介绍中揭开了我的疑惑。教务主任细心地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自己学校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学生成果,以及学校教学开展情况。随着教务处主任的介绍深入,我们吃惊地发现原来北京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好的教育资源!仔细观察整个学校,这个外表看似像公园一般到学校,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先进的教育模式,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我不经感叹到,如果当初我能够来到北京第101中学,可能今天的我就不会选错专业了吧。为什么这样说呢?101中学的教育,大到全校的选课模式,细化到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学校都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优渥的土壤。对比咱们县份的中学,北京101中学是有着超前的教育理念和资源。 正如教务处到所述的那样,可能几年后,或者某一天,我们可能会采取相思第101中学的教育模式,虽然那一天离我们现在有多远,我不能确定,但我清楚,不管那一天来不来,一个人的眼界都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