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每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首个国家公祭日。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层面,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今天是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这句名言,提醒着世人“铭记”的意义。
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以不同方式得以留存。有人用文字记住,有人用镜头记忆,有人用语言记忆,有人通过立法来记忆。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用恩格斯的话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中国人铭记历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激励人民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中国是大陆内陆文化,地大物博、四季分明,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存繁衍大体上是无忧无虑的。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一旦吃饱喝足了,就很容易滋生懈怠、贪图享乐、甚至糜烂之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就会忘记了什么叫忘战必危,即使历史上我们民族也曾遭受多灾多难。但终究不如那些岛国,由于他们经常面临着台风、海啸、地震等等,以及各种强盗、海盗等斗争,甚至岛国都容易被灾难或海水所吞灭;所以他们的海洋文化,风险意识要高出太多太多;因为时刻面临着各种危机,所以就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以及斗争的物质准备。
很多人都希望世界和平,但和平太久了,就会忘战;很多人都喜欢安逸生活,但安逸太久了,就会堕落;岁月之所以静好,就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军人的天职是对外保家卫国,警察、消防员、医生等都是对内或提供保护、或提供救助。那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生存发展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基本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能否为社会或为国家做得更多?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