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羽生的小说《七剑下天山》中,有着这样一位人物: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三绺长须、面色红润、儒冠儒服的老人……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不但医术精妙,天下无匹,而且长于武功,在无极剑法上有精深造诣。除此之外,他还是书画名家,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
这位傅青主,手持一把莫问剑,将无极剑法耍得天衣无缝,同时又有妙手回春之术。他医剑双绝,博学多才,大智大勇,俨然是一派宗师的形象。同时,他也是一位志士,为了反清复明而奔走。
在2006年播出的电视剧《七剑下天山》,且不论剧情改编,但就于承惠所饰演的傅青主,是不是有一股大儒及宗师之派?
其实历史上的傅青主,本名傅山,字青主,有“既是为山平不得,我来添尔一峰青!”之意。作为“清初六大家”之一(梁启超语),傅山先生的传奇不只是小说描写的那些。
傅山先生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经历了清兵入关、故国破碎这一动荡的时期。
作为明朝遗老,傅山先生心中悲愤可想而知。明亡后,他曾悲愤地写下“哭国书难著,依亲命苟逃”的诗句,并出家为道士,以反抗清廷剃发之令。当清军入关建都北京之初,他积极联系反清复明志士,不料事发,遭受一年牢狱之灾。
当感到复明无望时,傅山先生隐居太原城郊,与顾炎武、李因笃、屈大筠以及王显祚、阎若璩等坚持反清立场的名人和学者,多有交往。面对康熙帝的召见,他“至京师二十里,誓死不入”。对于清廷抛出的橄榄枝——“内阁中书”之职,他也百般推究,“自称曰‘民’”。
。 傅山先生不仅被视为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更被当时人称作“学海”。对于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
在学术方面,他冲破宋明以来重理学的羁绊,一反清初一般学者以经学为中心的研究范围,独辟研究子学的途径,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清之后研治诸子的开山鼻祖。傅山一生著述颇丰,但留存于世的仅《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两部。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傅山先生的传记收入《哲学》卷中,而在《哲学》卷中所列中国古今哲学家约为200名。
傅山先生精通于医学,尤以妇科为最。在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辞海.医药卫生分册》之“医学人物”中,约5000多年的中国中医药史上,共收中医中药学界重要人物71人,傅山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在《清史稿》中,傅山先生得“工书画”之评。他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而他的画也被列入逸品之列。
对于书法,他曾如此论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联想到傅山先生的传奇一生,也许这不仅是他对于书法的经验,更是他对于人生的感悟吧。
图片来自网络,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