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识写作
小学一二年级看图说话,可以算是最早的写作了吧。三年级开始写作文,那时候就是摘抄、模仿,换汤不换药,什么“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胸前的红领巾更红了”,什么“帮父母做家务”,“扶老奶奶过马路”,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作文题目就是《从我家到学校》,模仿的如此到位。
四年级的一次作文比赛,四幅画任选两幅写一篇作文,说是任选,其实一看就是左边两幅有关系,右边两幅有关系,而我硬是对角线着选了两幅,天马行空的把它们写成了一篇作文,还得了校一等奖,不知老师是被震撼了,还是在保护一个孩子的想象力。
我一直喜欢读诗词,读文言文,感觉短短几个字就能表达那么深刻的意思真是很厉害,我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当时我也有一个很多小白都会有的写作误区,认为只有文学创作才叫写作。
2、喜欢写点东西
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每天都写日记,于是开始了写作生涯,一个真日记本自己看,一个假日记本上交作业,青春期总有许多烦恼,许多小秘密,日记本就成了释放自己的好地方。
高中大学一直有写日记,后来的日记就有了思考和升华,而不是简单的流水账和心情。
大学的时候进了学生会秘书处,那是个写总结和计划特别多的部门,主题鲜明,言简意赅,那时候我最擅长写总结了。
这些年基本上是日记随笔类的,有时参与一下话题写作,最近一次的大型主题写作应该是《一万天回忆录》吧。
几年前看到一个视频《盒子里的梦想》,是说一个女孩小时候列的一个清单,人生一万天前要完成的事情,当时我翻着万年历计算好了自己的人生一万天是哪一天。快到了的那一年我开始写回忆录,但此时父亲去世不足三年,我边回忆边写,边写边哭,一度哭的写不下去,有空就写,一写就哭,有时哭着哭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一年才写完。
3、不想再写
感觉自己一直没走出抑郁和焦虑,看问题有点极端,又不想带给别人负能量。现在的干货文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自己能给别人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不知该写什么。
4、再出发
加入了弘丹老师的写作营,又重新燃起了我的写做梦。我决定空杯心态,从零开始学写作,哪怕是自由写作,不也是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吗?只要一直去写就对了。弘丹老师说写作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思想比文笔更重要。
写文章不仅仅靠灵感,还要靠日积月累的不断输入。当你沉下心来的时候才发现,有时会写的停不下来。
训练营里有老师们的指导,有小伙伴们的陪伴和鼓励,我决定在写作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不忘初心,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