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开始制定周计划,以及每日的日程安排。周计划罗列了诸多目标以及实现步骤,日程安排则是将今天需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排列下来。每天早上起来花费五到十分钟列出了诸多事宜,按照一些时间管理书上的规划,这两日也认真实施起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困惑。虽自己匆匆忙忙的,也做了不少事情,却又没办法真正让生活有条理起来。
TODO-list 问题:时间把控
早上来制定todo-list,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是对事件花费时间的预估出入很大。一天中主要的时间是用来看书学习,看什么书,看多久,都需要心底有数。但这样的预估有些困难,比如昨天计划用两个小时看群论教材一章,但实际上昨天花了四个小时仍旧只完成了四分之三,到头来其他时间被挤占了。是不是根据页数来估计呢?也不太好,毕竟有些知识难懂有些简单。而限定时间呢?这样对时间的安排是更有条理了,可倘若时间到了而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还未完结,那么下次再继续的时候往往花费很大功夫将断掉的部分拾起来,时间的利用上是低效的。至于其他事情的安排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时间没办法把握,又该如何呢?
我觉得还是应该以知识点或者章节的完整来作为参考,做事也是如此,完成一个小阶段性目标为重。从长远来看,我们要的是掌握知识技能,把事情做好,生活的条理有序都是为此服务的。倘若为了要求时间上的严格把控,而使得学习效率出了问题,这是得不偿失的。而时间的把控,应该是次要的,而且通过不断熟练能够逐渐提高对时间的把控。而在初始阶段,或许时间并非像想象的那样条理分明,但只要能够在一天中真切的完成了一些重要的,该做的事情,就是合格的安排,高效的生活。
TODO-list问题:事项列表不完整
最好的TODO-list,应该是把一天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重要事项都罗列其中,然后在一天生活中,只需要打勾就够了。但实际上,很难预想到所有该做的事情,尤其是经常会有突发的急事,以及灵光一闪的冲动行为。往往后者,似乎将TODO-list的价值削弱了很多,使得一天仍旧没有什么计划可言。比如说今天晚上和室友约去健身房,但实际上这并不在我的日程表中,所以添上去。而一天中还有很多事情突然要做又加入表中,如此一来,本来规划好的一天只做好三四件事情,结果今天的list已经到10了。这么多事情,看上去很有压力。而且在执行上,时间的安排又远远超过预期。
怎么解决呢?我觉得日程安排一定要是灵活的,每天规律性安排的活动先放进去,其他的可能添加的活动留好位置和时间。当然用一个大本子就不太合适了,最好是用一个便利贴,或者随身可携带随时可添加的本子。但这样也无形中增添了负担,本来早上的日程安排,成了平时的日程记录。虽然现在来看,突如其来的意外和临时安排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实很多都能考虑进去,只是如今刚开始没有这样全面的前瞻性的意识。当计划制定久了,自然那些被忘记填进去的规律性活动也能够逐渐丰富,对生活的把握是逐步提升的。而对于那些确实没办法放进计划之内的事情,能立刻做就立刻做,然后晚上回顾的时候补全,不必时时留意添加。如果今天不急着做,那就放到明天,不必非要放到今天。
执行问题:时间没能充分利用
最好的计划也需要认真执行才好。但实际上由于上课时间穿插,剩下的时间并非大块的,或者一小时,或者半小时。这样的时间似乎也能做些事情,但经常因为并不能完全投入,而使得效率极其低下,整体执行计划的时间又不够充足。
但理智上分析,要想真正把诸多计划安排做好,一定要利用零碎时间。当然一小时半小时其实都不算什么零碎时间,只是自以为时间不够,也就不愿意投入。半小时其实可以做些事情的,只是我自己经常习惯把诸如上课,会面,甚至吃饭这样的具有时效性的活动看的更重一些,总是提前离开位置准备出发。比如上课,明明六点半上课,然而我一般五点四十就要出发,路上也不过十来分钟,到教室之后就呆坐着玩手机。忙里偷闲,其实是刻意的浪费时间。提前到教室没错,但提前了到最后却和按时到达的人具有相同的效率和时间安排,这无形之中吞掉了不少时间。这些被吞掉的时间是应该留意的,应该好好利用的。虽然也是零碎片段,但没有离开位置,没有去做别的事的需要,因此可以做些事情,哪怕耽搁了上课,但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其次也可以早上制定计划时,将工作再细分一下,每个小任务半个小时的样子,比如一小节课本,写上一个片段的文字,或者一个几道题的演算等等,这样一来也能够将时间安排的更细一些。不过也是无形中增加了负担。但其实只要自己有意识的在平时片段时间做些事情,积累下去,自然而然也就会充实起来了。
接着还需要继续制定计划日程,认真执行。另外还要有效的摆脱手机的诱惑,真正努力将生活安排的条理分明,充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