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有两个局限性,一是反应需要时间;二是容易遗忘。所以,当领导给你传达一项指示、布置一项工作,没有马上理解意图或者根本就忘掉了都是可能发生的,但对办公室人来说,这种差错一丝一毫都不能出现。
眼力见主要描述一个人善于察言观色、为人殷勤,还很有礼貌的素养。
有眼力见是一种善于帮助别人,让人感到舒适和受到尊重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善待他人、乐于助人。
我们在请示汇报工作的时候,应当有自己的想法,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推荐方案和理由。
多上问、多请教,才是有活力、有闯劲的年轻人最正面丰满的形象。
领导还没有来得及开口问你,你就已经猜到了领导的困惑所在,然后及时提醒,这叫眼力见。
领导自己都疏忽的事,你却提前想到并准备妥当,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这也叫眼力见。
有眼力见的办公室人总能从同样的事物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并做好万全准备,领导不用说,他就知道做,领导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知道怎么去做,这样领导才是省了心力,真正离不开你了。
有没有眼力见,既是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也是鉴定办公室人工作水平“卓越”与“普通”的最大标准,是办公室人的“核心竞争力”
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眼力见自然就见长其实,除了天生的“人精。
不如说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心态,一种随时随地“搞服务”的心态,也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去照顾别人,怎么顾忌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可见,眼力见从来都不像字面上标示的那样是个“眼力”问题,比眼力更重要的,其实是心态和想法,看到了想不到,想到了不愿做,都是眼力见的绊脚石。
当你面对领导的时候,不要把领导只理解成工作上的上级,好像讲服务就是献殷勤似的,而要把领导看成是你的长辈和前辈。
他们是生活中、工作中的长者和尊者,是值得你学习和亲近的,抱着这种心态去和他们相处,带着感情工作,自然姿态就会摆放得低一些,服务的意识自己就冒出来了。
当你发自内心的尊重、钦佩你的领导和前辈时,端茶倒水又算是多大个事情呢?
从来都没有领导喜欢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人,如果被领导歧视、被同事排挤,也绝不是因为能力太强、水平太高,那只是一种离奇想象和自我麻醉罢了。
况且,长袖善舞、善于与人交往本身也是一种超强超有用的能力啊!比接电话、写稿子难多了!
为什么有人会时常产生这样的错觉——能力强的人容易被领导嫉妒排挤?很简单,他们混淆了能力与脾气的关系。准确地说,其实是脾气大的人肯定容易被领导讨厌排挤,但有些时候,能力强的人确实会普遍比较有个性、有脾气,个性太强、脾气太大,领导当然不喜欢,碰上识货开明的领导尚能蛟龙入海,碰不上只能搁浅沙滩。
能干事并不比会做人高一头。如果你感觉自己因为水平太高遭人忌恨,要反思的绝不是文笔太好、协调能力太强、工作太缜密、效率太高、知识面太广,而应是:有无恃才傲物、揽功推过、目中无人、不尊重领导、疏远同事、觉得这个人也不行那个人也不行就你最行这类言与行。
办好事、提升能力永无止境;做好人、洞明世事同样永无止境。体现工作能力和尊重领导并不矛盾,可以兼顾好。
工作状态就是发给领导看的,表现自己热爱工作热爱单位的,其他朋友并没有人爱看工作状态。
最完美的状态是,工作上高调、为人上谦虚、生活上低调。
当场声辩就是作死。单是辩解也就罢了,有时说着说着一言不合还会跟领导顶两句嘴,经常把领导搞得灰头土脸、下不了台。
无论什么理由,面对领导的批评,尤其是在公开场合的批评,都先要应承下来。
道理其实很简单,不当场声辩不是要你混淆是非曲直,更不是让你永远闭嘴。而是,领导一方面当然代表他个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领导代表着单位和组织,代表着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和运转机制。
权力来源于权威。当场声辩,无疑没有考虑到维护领导权威这档子事,在某种程度甚至意味着对领导力的侵害和腐蚀,而不仅仅是伤害领导个人的面子这么简单,哪个领导对这一点能泰然视之?
不主张“声辩”,不是意味着不能“申辩”。
被骂也是机会,坏事能变好事。
批评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面对批评的方法。只有应对得当,才能最大限度地消解批评的负面效应,有些时候,还能把坏事办成好事。和大家分享下化批评为契机、变坏事为好事的关键到底在哪。
第一位的,尽快克服恐惧心理。
从领导角度看,领导批评你只是就事论事,不代表他对你深恶痛绝。或许那天批评你的事,他根本早就忘了,领导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你又不是他亲儿子,天天惦记你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难道你只因一次批评就要彻底将自己放逐?这个买卖不划算。
吸取教训是必须的,但不能让这件事成为心理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导致不敢面对领导、不敢做事,你必须从内心消除这份恐惧感。
第二位的,虚心求教,比以前更频繁地去接触领导。
“领导,上次做错了事,这次您帮我把把关?”“领导,您看这个事妥否?”“领导,您看这样办行吗?”“领导,您看您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意见?”“领导,这个事您再拨冗给我们指点一下?”
被批评之后,做事更需多几个心眼,经常请教一下领导。
第三位的,积极帮领导分忧,争取立功机会。
正确的做法是把失误作为深刻的教训,认真反省,自我检讨,以后做事之前要反复考虑。一旦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主动请缨,处心积虑地完成它,交一份完满的答卷。如此一来,以往萦绕在你身上的偏见、差评,都会烟消云散了。
领导愿意批评你,这绝不是坏事,挨了批评,更不是灭顶之灾和世界末日。你一定要振作起来,消除不服气和满腹牢骚的心态,克服紧张和心虚的心理,只要处理得好,责骂不会阻碍到你,反而会令你塞翁失马,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