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一到过年,家里就像被施了魔法,变得热闹又温馨。妈妈会早早起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系上她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围裙,一头扎进厨房。
厨房里,各种食材在妈妈的巧手下欢快地跳跃。我总是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她身后,眼巴巴地看着她炸丸子、蒸年糕。那时候,妈妈的手就像有魔力,一个个圆润的丸子在油锅里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忍不住伸手去抓,妈妈总会轻轻拍开我的手,笑着说:“小馋猫,等会儿再吃,小心烫!”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暖烘烘的火炕旁,妈妈会把准备好的新衣服拿出来。那是她熬了好几个夜晚,一针一线为我缝的。衣服上绣着精致的小花,穿在身上,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爸爸在一旁笑着,往火盆里添着柴,火苗舔着锅底,映红了我们的脸。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我十岁那年,爸爸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生活一下子变得灰暗起来。妈妈变得沉默寡言,但她的眼神里却多了一份坚定。
过年的时候,家里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我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心疼。她依然像以前一样,准备着过年的饭菜,可我知道,她的心里藏着太多的苦。
有一次,我半夜醒来,看到妈妈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手里拿着爸爸的照片,默默地流泪。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轻轻地走过去,抱住妈妈。妈妈转过头,看到是我,连忙擦干眼泪,说:“孩子,你怎么醒了?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我靠在妈妈怀里,说:“妈妈,我不想让你这么辛苦。”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只要你好好的,妈妈再辛苦也值得。”
从那以后,我变得懂事起来。我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也更加努力。妈妈看着我的变化,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又是一年春节,我早早地起了床,和妈妈一起准备年夜饭。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洗菜、切菜,虽然笨手笨脚,但妈妈一直耐心地指导着我。当我们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时,妈妈的眼里闪烁着泪光。她说:“孩子,你长大了,妈妈真高兴。”
吃着年夜饭,我突然觉得,过年的意义不再只是那些美食和新衣服,而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是妈妈那无私的爱。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妈妈在,家就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