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两位专家老师给我们上课。
刘凤华:
有二十多年中小学家庭教育的经验,非常熟悉婴幼儿及中小学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他全程脱稿,语言风趣幽默,接地气。他提出的家庭教育的策略可操作性非常强。
李文道:
北师大发展心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他写了好多本教育类的书籍。《拯救男孩》《拯救女孩》《培养自理好习惯》《好好做父亲》。
李老师非常有学术研究气质,他用实际案例对专业知识点进行了讲解,很贴切,也容易理解。
尤其是,读书人一本正经的幽默,要回味一会才能get到。
两位老师都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上,解释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具备这类知识,并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处于哪个阶段。根据这个阶段的特征,实施具体的策略。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家庭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只能由父母理论联系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
先把幼儿期,简单做个梳理:
1. 婴幼儿时期:主导活动是游戏,就是
玩!玩!玩!在玩中学!
那,玩什么,学什么呢?
Step 1: 机械性的游戏(2-3岁)
举栗子:有些男孩子玩100遍“警察抓小偷”“躲猫猫”,还乐此不彼。
有的故事,家长给读100遍,孩子还让读,读错一个字,孩子都知道。
父母常常觉得很幼稚,不理解其中的乐趣。而这种简单的重复,正是强化和形成一生学习策略的基础。
Step 2: 想像性游戏(3-4岁)
经过第一阶段简单重复后,孩子在游戏时开始加入自己的想像力。你会发现孩子对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对话。
老师提到“泛灵”这个词,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相信万物皆有灵魂,都会说话,而这个灵魂是孩子赋予的。
孩子可以与小动物对话,与桌子椅子对话,与植物对话。我们成人常常不能理解,着急打断孩子,或者去纠正孩子。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把想象力加入到各种游戏中,天马行空什么都敢想,而这个就是今后创造力的源泉。
老师建议,在这个阶段,多带孩子走出去,感受大自然,多与不用的人接触,增加孩子对各类事物的体验。
Step3: 规则性游戏(4-7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游戏玩伴,在一起玩的过程中理解规则、确定自己的角色、适应社会。
举栗子:
小孩子一般喜欢跟着大孩子后面玩,为了让大孩子不嫌弃自己,会拍大孩子马屁,甚至被大孩子“欺负”也高兴。
在游戏的过程中,他学习规则,理解规则,遵守规则。
在大孩子后面混,他是小跟班;
在比他小的孩子面前,他又是大哥了。
这种角色的变换,帮助孩子理解,“有人比我强,也有人比我弱”。孩子就能接受自己的定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孩子从小与各种年龄各种同伴之间的游戏、互动,为将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所以,如果孩子在同伴中受了欺负,受了委屈,家长不用大惊小怪,替孩子出头。
而是,尽量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找方法,去适应。
最后!敲黑板!重点!
幼儿期(学龄前)孩子,生理上不具备识字的能力,更不会握笔写字这类精细动作。越早开始识字写字的孩子,以后越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只专注过程,不在乎结果,而成人关注的是结果。
结果不好,必然会挫败孩子的成就感。
成就感才是学习的推动力。
老师说,我们国家孩子厌学率≈100%.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幼儿教育的普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驳论。
所以,家长要学习孩子成长规律的知识,尊重规律,顺应自然,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千万不能在孩子的心里植入学习是痛苦的事。
那这个时期的孩子就不学习了吗?
并不是!有两点很重要!
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每天亲子共读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足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