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周日,晴,1至10度
早起0天,早睡5天
阅读:《苏东坡新传》80页。
日更:5天。
美食:0样。
习字:三天,每天一小时。
消费:本周开支127元。
二月总开支(剩余两天不花销,提前结账)2151.14元。其中食材583.9元,礼金501元,水电费305.75元,汽油200元,书籍115.24元等等。
锻炼:0次。
出游:盈川古村。
重大事项:修理烤箱,监工排污管道改造(未完)。
手机使用时间53小时43分,32%的时间在刷屏。
本周可以说是彻底瘫痪的一周,厌恶自己至极。恰在《曾国藩日记》中读到:
“醒早,沾恋,明知大恶,而姑蹈之,平旦之气安在?真禽兽矣!要此日课册何用?无日课岂能堕坏更甚乎?尚腼颜与正人君子讲学,非掩著而何?……白文都不能背诵,不知心忙甚么。丹黄几十叶书,如勉强当差相似,是何为者?平生只为不静,断送了几十年光阴。立志自新以来,又已月余,尚浮躁如此耶!”
字字如当头棒喝。然亦只是将自己打得蜷成一团,无立起身来,重新做人的志气。
曾公所列病状皆为我病。“醒早、沾恋”,这一周多是五点多钟醒来,起床却是七点后,一则因前夜疯狂追剧睡得晚,二则无做早饭的兴致,读书、写字毫无动力。晨起拖延,带跑一日节奏,所有日课皆无完成之迫切。
刷屏上瘾。通宵追剧,看完一部32集连续剧《人是铁饭是钢》,然后眼睛就像粘在手机上,尽看些无聊透顶的视频。朋友圈关闭后,将微信群里的信息一条不落地反复看。最近杭州楼市升温迅速,二手房日成交量达三四百套,然似乎极大部分是以价换量。三墩房产已跌破我的买入成本。业主群里在摩拳擦掌,商议提价。去年是新房摇号的最佳时机,许多好地段的摇号中签率都挺高。而目前的确是二手房捡漏的最佳时机。沉寂了一年多的二手房市场,已使投资业主很沉不住气,稍有带看量,就急于出手。杭州二手房中介费以前只向买家收取,现改为卖家也要承担0.5%,可见现在还是供大于求卖方市场。但是只要成交量持续上升,卖家就会傲娇起来,房价也会回升。
有些业主是觑着新房中签率高,为腾出房票而急于出手。可新房摇号的热度已经扶摇直上,年后开盘的一些偏远地段的房产中签率都有所下降。
总之,以后房产分化会极为严重,好的城市、好的地段、好的开发商、别墅洋房等价格仍有升值空间,三线以下的城市、偏远地段、高层公寓等升值空间会被一再压缩,甚至一文不值。通俗的讲,一般总价越高的房产越能升值,总价越低越不值钱。有钱人始终在收割韭菜,中产阶级始终是韭菜。如果目前买不起千万以上的房子,那就抱着“房住不炒”的信念,买适合居住的房子。毕竟以后会有很多房子是丧失投资价值的。
又回到曾文正公对己的斥责。“不知心忙甚么?”、“勉强当差相似”,此皆为我日课之病。而病因也正如文正公所言“此心不静”。年过半百的人,精力不可与青年时同日而语,或只能全神贯注于一事,方能学有所成。我虽日日读书,可随兴而至,东读西读,与网络碎片阅读有何异。若立志读书,就只当读某一方面,做一方面的研究。比如定心读《论语》,将《论语集解》完成。可现在对于写作已提不起兴致。
我一向认为书法的天分比写作高。画画的天分可能比书法还高。在网上报了书法和国画两个公益班,下周想抛开书本,全天候地提笔写字、绘画,看看能否调动艺术的激情。即便阅读,也读些书法、绘画的书。
也许这只是我喜新厌旧的托辞。之所以读不进书,写不了文章,只是心不静,而心不静,计划就会变来变去,光阴白白断送。唉,先试验一周再说。
山村拍出海边的感觉。买了小时候吃的零食:猫耳朵和爆米棒。我一看见爆米棒,就想,这是谢姐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