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跟随“董艳名师工作室”开启一本新书——《教育的减法》的阅读,于初夏之交思考“双减”背景下教育的变化。
《教育的减法》一书是朱永新教授的一本新书,是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写给父母们的一本书,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在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我们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旨在“与天下父母乃至于教育职业共同体成员,研讨‘双减’背景之下家庭、学校、社会为何减,怎么减”的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在“双减”工作大力推进的情况下,这本书来得合乎时宜,为焦灼的我们指明了方向。
“双减”政策是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面对“内卷”的大多数,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和孩子都只能拼命奔跑,最终受害的是孩子。“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教育的减法?”朱老师这样说:“简单地回答:尊重生命,追求幸福,珍惜人之为人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孩子赶超别人,努力向前,只不过是为了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考出好成绩、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挣很多的钱......至于孩子到底幸不幸福,从来不会有人过问,结果就是这样一路奔跑着向前的孩子,即使达到了父母的期望,成为世俗意义的“成功人士”,也并不幸福。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殊不知“把成功当作生活的目标,把教育当作手段,是我们对教育生活方向性的误解”。“在‘双减’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如果能真正慢下来,多一点留白,少一点功利,孩子的童年便多一分悠闲,少一分焦虑,距离智慧人生也就更近一步。”
给教育做“减法”,就是“要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们不需要的扔掉”,减掉过重的作业负担,就要求我们要提升作业的质量,不搞“题海战术”,让孩子们的每一次作业练习都能事半功倍,真正实现“少即是多”。减去不必要的校外培训,为孩子争取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感受世界,而不只是从书本上阅读别人笔下的世界,孩子在与自然、社会的接触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把握幸福,感受幸福。
孩子的教育需要做“减法”,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做“减法”。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太多,以至于没有清晰的目标,在“既要又要”的过程中,焦虑、着急不可避免,为原本美好的人生旅程增添了许多烦恼。本学期开学我加入新教育“班主任读书会”,还购买了“老魏的咖啡馆”的共读课程,加上新网师的课程、名师工作室和叙事者的共读,若想要完成任务,每个月都得阅读五六本书,但是我又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每天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这些书,更别说阅读后的书写了。结果跟随不到一周,我就彻底“躺平”,因为根本就完不成这么多共读任务,每天慌得要死,连一本书都没有读完,而且没有时间静心思考,阅读的质量不高,所谓的阅读变成了文字从眼前过一遍,没有走进心里。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干脆停掉其中几份共读,只留下两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如果学校里工作太忙,就只进行其中一项共读,这样最起码能保证共读的质量,这时候阅读数量看似少了,但是阅读效果好了,实际上实现了“少即是多”。
阅读只是平时生活的一个分支,人生需要做“减法”的地方还有很多,面对问题,我们习惯了做“加法”,一方面是受固定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人们的“贪欲”在作祟,有钱的人想要拥有更多的钱,有权的人想要拥有更大的权利,但是等到他们真的拥有时,只快乐一阵子就又会陷入新的追逐,于是,不停地向着更“宏伟”的目标前进,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人生需要不断进取,更需要驻足思索。学习做“减法”,为人生的大树减去不必要的枝丫,勇敢地“断舍离”,才能收获更多的幸福!